闲话小说
■李伟立
日前,于陋室,几文友茶聚,海阔天空之余,就闲话到写小说,确切一点,谈到了写小小说。吾以为,小说者,人生之记事也,写小小说,也即记录人生的点点滴滴。
实在话,写小说,吾不敢遑论如何写好,因吾非小说家。吾倦于迎送,疏于笔耕,写小说极少极少,看小说可多可多。每见到好小说,爱不释手,掷金购之。当看到精彩处,不禁拍案叫绝,喜怒哀乐,也随书中情节而共鸣,同学朋友曾戏讥我为小说痴人。一读起小说,每每书同饭嚼,籍与枕眠,连日带夜,乐此不疲。古今中外的好小说,著名的我知悉的或买或借,都找来一读。吾最爱读的是欧阳山的《一代风流》、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茅盾的《蚀》三部曲、老舍的《四世同堂》。写作艺术含金量高的作品吾认为当属古籍《红楼梦》《西游记》,刻画人物形象深刻生动的有《封神榜》《金瓶梅》,还有《红与黑》《简爱》《唐吉诃德》《一千零一夜》等。当然名著中还有不少吸引人的作品,如古籍《三国演义》《水浒》《镜花缘》《青楼梦》《聊斋志异》《官场现形记》;姚雪垠的《李自成》、冯梦龙纂辑的《三言两拍》、曲波的《林海雪原》《桥隆飚》、冯德英的三部曲《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李英儒的《战斗在滹沱河上》《野火春风斗古城》、陈残云的《香飘四季》、吴有恒的《山乡风云录》、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冯峰、西戎的《吕梁英雄传》等等,不一胜数。
然而,看小说并不等于会写小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看小说是为了过小说瘾,而写小说则要有基本功了。作为小说作者,不仅要有驾驭文字的功底,还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小说是生活的反映,那么作者要对生活有洞察力,对社会有亲和力,写出的作品才能有血有肉、有形有神。
何为好小说,吾认为小说写的是虚构的故事,但要让读者读出它的真实感。小说描写人物、事件,要有细致入微的表达方式,尤其着重细节和人物心理描写。小说的语言通常是朴实而生动、夸张而自然、幽默而冷静,体现生活之底色。小说主题更加注重探索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世界,揭示各种生活层面,呈现人生百态。小说描写要有逻辑性、可读性、趣味性、艺术性。要丰富人物的形象刻画,在人物的语言、动态中体现感染力。
一言以蔽之,吸引人的小说,则是好小说。读之味同嚼蜡的小说,则是浪费精力与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