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看见
■林外
我们往往对习以为常的事物视而不见,如果将自己从熟悉的环境中抽离出来,重新审视周遭的一切,也许眼底会生起新的涟漪。在离开“三下乡”的地方——平石小学后,我想从记忆中找寻关于平石小学的鲜活的生活痕迹,写下我眼中的平石小学。
初来乍到,我只觉新奇,脚步丈量之处,是绿荫守护着一方清凉,是阳光与枝叶层层叠映、光影随人漫走,是随处可见的稚童的笑颜,天真烂漫、纯粹自由,是准点的晚霞与温柔的粉色云朵,是耳畔的书声琅琅,是一切入了眼、动了心的初次相识。初始的确美好,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也让人印象深刻。
由于小学处没有宿舍,我们一行四十人住在小学附近的平石幼儿园。早已习惯大人世界的我们,重新见识了一番稚童世界,食堂处矮矮的桌子,小小的板凳;宿舍处矮矮的床架子,短短的床板,无不是在提醒我们,时刻不要自以为是,多多关注身边的人群,在自我的生活体验之外去见识不一样的存在。
我们队伍分工明确,后勤组看似粗犷的男生们提供了四十人在这十一天内的所有饮食上的慰藉。在众人沉浸在睡眠中时,他们每日早早地摸黑起床买菜,披星戴月、不辞辛苦。如今回忆起来,早餐的白粥、油条、包子、鸡蛋、豆浆,午餐的猪骨玉米汤、紫菜蛋花汤和最最拿手的酸辣手撕鸡,晚餐的炒粉炒面、猪肉花生粥,餐后甜点的西瓜、香蕉,为组员生日准备的惊喜蛋糕,夏日降温宝藏冰淇淋、王老吉、冰红茶,最后的惊喜烧烤聚会,种种食物不仅温暖了味蕾,更在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这些看似平平凡凡的食物,我在日后免不了时常遇到,然而心底那份悸动在真真切切地提醒着我:那段同住同吃、团结着面对不知名的意外的日子已然过去。平石小学依旧花团锦簇,不日又再次热闹起来,只是这一次,不再有我们这一群人。
其实我最大的感受是幸运,有幸加入“追希”社会实践队,有幸成为新宣组的一员,有幸在平石小学度过了最有意义的十一天。来时拖着行李箱艰难抵达目的地,便被校园所惊艳;走时不再是孤身一人,学生们自发送别,十里长街盛不下凄凄离情。十一天的相处,从陌生到熟悉,从无动于衷到志同道合,我们之间不自觉加深了羁绊。
在风轻云淡的寻常傍晚,队伍内的男生或打篮球,或打排球,在夕阳将近时挥洒青春的肆意。我们在饭后四处散步,走走停停,在台阶上歇脚,说说笑笑,时不时为他们欢呼。我还记得,那时我正坐着发呆,一个六年级的女生在我身边坐下,开始和我说话。我稍微有些意外,同时欣然答之。这种无来由的信任与熟络,在此时再自然不过。她说起她的班主任——他同时兼任音乐老师,此时正在篮球场上意气风发,“他很好看!可是上课时很严肃。”轻快又哀怨的语调与羞涩的语气让我不禁一笑。
作为新宣组的一员,我们线下六人、线上一人,三人负责文字部分,三人负责照片视频部分,一人负责投稿,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我们不直接与学生相处,但随时随行,通过文字与相机记录。字斟句酌地写下一句句话,然而终究是笔力尚浅,难以精确地描述我所看见的一切感动。正式工作的第一天,我们熬夜至凌晨,此时四周漆黑,空气燥热,路上仰望天空时,我惊喜地发现:漫天星辰绚烂,此时心中的欢喜忧愁参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已然关灯的宿舍,洗漱后终于得以躺下,在睡眠中卸去一天的疲倦。
可以说,“充实”是最妥贴的关键词,然而,我无比感激此次经历,种种感思在此间获悉,种种改变在悄然发生,我仿佛重新认识了自己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