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举措带来真成效

沙田镇党群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本报记者钟海浪通讯员刘育肇


  杂草丛生、房屋老旧、垃圾乱堆放曾经是人们路过西沙公路时对高州市沙田镇沿线村庄的第一印象。近年来,为彻底扭转这一现象,该镇坚持紧紧围绕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以“六清六乱”整治、“动态清零”、“四小园”建设为主要抓手,变环境“痛点”为颜值“亮点”。近日,记者走在沙田镇各村(社区)的村巷小路上,见到干净整洁的村道与一处处错落有致的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乡村画卷,群众幸福感满满。
全面动员,群众变被动为主动
  该镇始终注重发挥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村村通广播、微信转发、发布致群众的一封信等方式,全方位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深入开展健康知识、垃圾分类、环境保护等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群众的“卫生健康”意识及“主人翁”意识,使群众真正从内心深处接受认同。同时,动员党员干部到网格上、到一线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开展整治,并定期组织文明户、美丽庭院、先锋党员等评比活动,全面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从“不愿动”向“有作为”转变,形成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整治格局。
立体整治,村容村貌换新颜
  坚持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卫生黑点、难点,从“点”“线”“面”三个方面着手,“点”上,抓住节假日外出人员返乡、学生放假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全民齐动手”等整治活动,出动钩机、铲车等重型机械工具,对道路两侧可见的生活垃圾、杂草杂物等进行清理,对塘沟、破旧房屋等进行彻底整治,营造干净整洁、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线”上,以推进“美丽庭院”“四小园”等建设为重点,将废弃宅基地、边角空闲地变成了一个个花园、果园、菜园、游园,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面”上,结合创卫、文明村镇创建等工作,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引导群众增强文明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改正不良生活习惯,进一步巩固深化整治效果,切实转变各村(社区)环境面貌。
健全机制,确保工作推进可持续
  进一步健全完善“协管员管理办法”“门前三包责任制”“包路段责任制”等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和人人监督动态管理机制,党员干部分片包区,层层压实责任,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覆盖的管护网格,定期组织开展全民清洁卫生行动,通过周碰头、月推进,解决突出问题,持续巩固整治成果。截至目前,已动用铲车、钩机、推土机等260余台次,平整场地1万平方米,清理垃圾110余吨,建设“四小园”500余个,切实让群众在持续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的环境中,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