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法院坚持做好家事审判判后回访工作

温情“家访”守护儿童健康成长


  “最近在学校都学些什么功课。”“妈妈有没有回来看看你们啊。”“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开心吗。”电白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李法官正跟她办理一起离婚案件中两个留守儿童在谈话中。
  李法官联合该院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这起离婚案件判决后,去到当事人的家中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家访”,了解两个小女孩在案件判决后的生活、学习和抚养等情况,向她们传递了司法的温情。
  初次家访,实探案情
  原委朱某(男方、化名)与吴某(女方、化名)离婚纠纷一案,双方已确认分居三年,感情已破裂,双方均同意离婚,但双方生育的两个女儿均未满八周岁,男方外出打工,女方回娘家生活,两个女儿一直留在男方家中由男方父母抚养。
  庭审中,女方以其经常出差为由,坚持不同意抚养两个女儿,主张由男方抚养两个女儿,而男方也不同意,提出其在外地工作无法照顾女儿,要求法院判决双方各抚养一个女儿。双方争持不下,无法达成调解协议。
  两个年幼的小女孩,她们常年因父母在外工作而留守农村,本来无法像其他同龄孩子一样得到父母的关爱,而现在父母离婚却把她们扶养权推来推去,两个小女孩处境也是十分凄凉。承办人李法官作为一名家事法官,同时也是一名母亲,她的心里不断地浮现着两个年幼小女孩无助的目光,于是她决定亲自走访男方的父母,了解两个小女孩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来到男方父母家中,经调查了解,女方离家几年,而且极少给两个女儿的抚养费,两个老人家早已对女方已经有了很深的成见,坚决不同意帮忙照顾两个女孩,要求女方尽快领走一个抚养。经过几番的劝说都没有丝毫成效,李法官也是无奈地离开。后来经调解不成,李法官怀着沉重的心情判决双方离婚,双方各自抚养一个孩子,抚养费各自负担。
  判后家访,实现案结事了
  宣判后,虽然双方当事人没有上诉,但李法官心里仍然牵挂着两个小女孩的扶养问题,她心里无数次想到两个小女孩的遭遇,判决后女方可能因为工作忙碌的原因没有回来带女儿走,而抚养费也可能得不到落实,这样一来,案件虽然结了,但案件的矛盾仍未解决。
  考虑到男方的父母身体状况还好,仍有能力抚养照顾两个小女孩,如果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对两个孩子而言更为有利。李法官坚持从忙碌工作中抽出时间,联合该院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再一次到男方父母家中走访。李法官从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不遗余力地继续做男方父母的思想工作,终于使男方的父母放下思想上的成见,同意抚养照顾两个“孙女”,女方也同意每月支付1500元给男方父母作为女儿的抚养费。双方也在李法官的引导下达成协议,变更女儿抚养权给男方,双方也承诺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多关心两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至此,两个小女孩的生活和学习得到基本保障了,案件的矛盾也解决了。
  为切实践行司法为民理念,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电白法院坚持做好家事审判判后回访工作,该举措不仅是审判职能的延伸,更是对裁判效果的检视,努力为当事人解“法结”、了“心结”,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通讯员 陈全强 记者谢力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