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队之前


  

□李坤鸿
  2005年8月18日,我看了中央电视三台主办,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电影学院、中央艺术学院等多家高等学府举办的《2005毕业之歌文艺晚会》。晚会上,许多节目表现的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不时让我热泪盈眶,激动之余我想起在部队时的一些往事。
  1970年春,我所在部队驻湖南常德津市。大概是4月的一天,新老交替,新兵下连队,老兵退伍。那天,部队敲锣打鼓欢送老兵。一路上,新兵背着老兵的行李,新老战友依依不舍地说个不停。当兵的感受、回乡的打算、服役的光荣、友情的眷恋,无不是深情的话题。到了津市河边,当我们把老兵们的行李放到船上,互相握手道别的时候,心情像岸边的石头,变得凝固和沉重起来。不少战友的眼睛滚动着泪花,一双双紧紧握住的手久久不肯松开。送行的战友们似乎忘记了自己还身处船上,开船的汽笛响了也充耳不闻,双脚一动也不动,好像空气凝固了,河里的水也凝固了,一切静止了。忽然,有人“哗”的一声打破沉静,放声大哭起来。结果这一哭声成了导火索,战友们再也控制不住那情感的闸门,像山洪瀑发一样,都放声嚎陶大哭起来。一时间,哭声响彻津市河两岸。附近的群众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数千人闻讯都赶了过来。大家看见数百名军人在依依不舍地放声痛哭,无不为之动容,深深地为军人的战友情谊感到惊奇和震撼。
  军人就是不一样,他们之间有着特殊的情感,这种深厚的情感是在共同的战斗、生活中结下的,不在其中是无法体会到的。
  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多少战友争着到最危险的地方,把死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
  在和平年代也一样,为了战友,为了群众,他们舍生忘死,在所不辞。比如雷锋、欧阳海……有这样一件事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一次,我所在的部队组织新战士投实弹,一切都在有序地进行着。在投弹位置旁边,一位排长站在那里负责安全。轮到一名新战士,他按要求拧开手榴弹盖,取出拉火环套在手指上,正准备投弹,由于紧张,他一甩手,手榴弹落到了自己的身边,被拉着火的手榴弹吱吱冒着烟,新战士被这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呆了。说时迟,那时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排长飞快地用双手将新战士推倒,并迅速将掉在地上的手榴弹捡起顺手甩出掩体外,然后扑在新战士的身上。只听见“轰”一声,手榴弹爆炸了,新战士安然无恙……
  生命几许情几许?黄金有价情无价。每当我想起这些,常常想起海南军区文艺演出队演出的一个小演唱节目叫《离队之前》,它表现的是一位即将退伍的老班长在磨房里边磨豆腐,边给新战士交班的故事。那动人的唱词,深情的旋律,把新老战友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我记得开始两句是这样的:“圆溜溜的磨儿转,黄豆闪金光,白花花的豆腐浆,哗哗的往下淌,老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