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日里读懂爱国的深层分量


罗本森(信宜)
  国庆节不仅是一场举国欢庆的盛典,更是一次浸润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它从不依赖说教,而是将家国情怀藏在每一个可感可知的细节里,让人们在回望与前行中,读懂“爱国”二字的千钧重量。
  爱国,是对历史的深刻铭记。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到革命老区纪念馆里泛黄的家书,国庆期间的红色寻访,让我们触摸到民族的精神根系。那些为家国牺牲的先烈、为复兴拼搏的前辈,不是教科书上的名字,而是用热血铺就今日道路的“同行者”。记住他们为何出发,我们才能更清晰地知道,脚下的土地承载着怎样的荣光,肩上的责任连着怎样的未来。
  爱国,是对当下的坚定担当。国庆的热闹不止于烟花与庆典,更在于无数人在岗位上的坚守:边防战士在风雪中挺立哨位,科研人员在实验室攻坚难题,快递小哥在街巷穿梭保障民生……这些平凡身影诠释着最朴素的爱国——不是空喊口号,而是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当我们在假期里享受安宁与便利时,便会懂得:爱国从来不是遥远的概念,而是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守护身边的每一份美好。
  爱国,更是对未来的满怀期许。“九三大阅兵”里的大国重器、航天展馆里的探月模型、乡村振兴示范村里的丰收图景,让我们看见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这种“看见”,会转化为年轻人投身科技报国的热情,转化为普通人参与社会建设的动力。它让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微光都能汇聚成民族复兴的星河,而我们,正是这场伟大征程的亲历者、建设者、受益者。
  有人说,爱国是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国庆给予我们的,正是这样一次情感的校准与升华——它让我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触摸到国家的温度;在个体与集体的联结中,找到人生的坐标。当庆典落幕,那份被点燃的家国情怀,会化作前行的力量,指引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继续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爱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