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绿色启蒙厚植生态理念 共绘美丽茂名发展底色


王平生(电白)
  据茂名日报社全媒体报道:秋风送爽,开学伊始,我市2025年新学期生活垃圾分类“开学第一课”活动如约而至。近日,市教育局、市城管执法局携手走进市第一幼儿园,以“分类润童心绿色育未来”为主题,通过“课堂教学+趣味科普+互动实践”的多元化形式,开启绿色启蒙之旅,将绿色、低碳、环保的文明理念深植幼儿心中。
  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底色,更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这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求的民生工程,也体现了中国破解全球生态治理赤字的挺膺担当,彰显了平衡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生态治理智慧。
  绿色低碳发展始终贯穿着“民生为大”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营造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构建资源集约节约的生产环境、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在生态治理领域的生动表达。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筑牢绿色低碳发展的价值共识,是凝聚行动合力的根本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决定着行动的方向与实效。在中小学生心中播下绿色低碳的种子,夯实“两山”理念的群众基础,对全社会生态共识的形成至关重要。绿色低碳发展涉及生产生活方式变革、思想理念迭代以及不同群体利益调整,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我们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就与宝贵经验的提炼升华,是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绿色根基、实现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引。聚焦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凝聚绿色低碳发展的价值共识、校准行动方向,才能切实汇聚各方力量投身美丽中国建设。这就需要首先形成对绿色低碳发展方式的价值认同,树立“践行绿色低碳就是守护家园”的生态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与良好风尚,构建起全民参与的行动体系。同时,要强化政策引导与监管,推动社会各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引导公众自觉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汇聚起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更要善于打通从“绿水青山”生态价值到“金山银山”经济价值的转换通道。让“绿水长流、青山常在”,需要构建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转化的系统性社会机制,而培育全社会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并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构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本质上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的具象化表达,其深化与养成将逐步形成“价值认同—行为改变—社会强化”的自觉行动闭环。从微观个体的“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到国家社会层面的能源革命、节能减排、国土绿化,再到碳积分嵌入消费折扣、碳积分与落户积分挂钩、碳普惠等创新实践,都是绿色低碳理念落地生根的具体体现。
  面向未来,我们要注重以文化浸润涵养生态自觉,以生活方式养成培育环保习惯,构建绿色低碳行为的正向反馈机制,不断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生态文明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生活方方面面,规范个人生态环境行为,推动建设美丽中国、绿色茂名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