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职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情况调查

周鹏肖巧琪*


  摘要
  本研究调查了广东省高职传媒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分析政策文件、理论基础和案例,探讨了建设的必要性、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研究指出,尽管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和专业特色不足等挑战。提出完善共享机制、深化专业融合和创新评价体系的建议。
  1.引言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通过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统一知识与价值。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承担重要责任。传媒专业课程与社会思潮紧密相关,对学生思想影响深远。因此,加强传媒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特别是资源库建设,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巩固学生思想基础至关重要。
  2.广东省高职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现状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课程思政的号召,在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各高职院校,特别是传媒类专业,在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主要体现在政策引导、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三个层面。
  2.1政策引导与顶层设计
  广东省教育厅发布文件,指导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和方向。如2020年《意见》强调挖掘课程思想政治资源,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这些政策为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行动指南。政策推动下,高职院校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发展规划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资源开发。
  2.2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
  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需系统、开放、共享且实用,强调思政与专业知识融合。传媒专业资源库建设应挖掘领域内思政元素,如媒体伦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以提升思政教育效果。茂名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五位一体”模式,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涵盖组织、育人体系、教学资源、示范引领和保障措施。学院通过信息化平台,形成各专业课程思政资源,打造24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覆盖24个专业,并培育4名教师名师和7个教学创新团队。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在数字媒体交互设计课程中,采用“六方融合、三线并行、二级相扣”模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评价体系创新“二级相扣”,将思政教育融入项目评估。
  3.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存在资源整合不足、共享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不同院校间资源壁垒明显,优质资源难以广泛共享,导致资源重复开发和利用率低。
  传媒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未能深入挖掘专业特色和思政元素,导致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结合不紧密,影响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对课程思政参与度不高,且激励机制不完善。部分教师思政意识和专业能力不足,缺乏系统培训和指导,影响资源库建设质量。激励措施不足,未能有效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力。
  4.对策与结论
  传媒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应结合专业特色,深挖思政元素。鼓励教师融入行业趋势、社会热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加强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培训,提升其思政意识和专业能力。建立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资源库评价体系,涵盖建设质量、使用效果、育人成效。评价指标应包括资源的丰富性、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及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贡献。完善教师参与资源库建设的激励机制,将投入和产出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广东省在这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存在资源整合不足、专业特色不突出等问题。未来应深化专业融合、提升教师素养、健全评价体系,推动资源库建设,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基金项目】2023年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院校传媒类专业多元共建共享共悟式课程思政资源库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 2023GJ591);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高职传媒类专业共建共享共研式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策略研究(项目编号: 2024WQNCX143))
  (作者单位:茂名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