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
谭金金(高州)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生活中,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也需要有发现隐患的触觉。
我租赁的车位旁边的车位比较大,这是我对门那位大大咧咧的邻居使用的。我发觉邻居有个不好的习惯,每次回来,他总是直接把车头朝里直开进去,停下来便潇洒地离开。到下次要用车了,再慢悠悠地倒出来。有一次,我和他在停车的时候偶遇,我给他一个劝告:“哥们,您还是把车倒进去吧,这样可以避免安全隐患。万一发生危急的事情,既可以快速地离开,也不会因为倒车而堵住别人。”邻居想了想,觉得我说得很有道理。由此以后,他把车停得规规矩矩。
这不是小事,涉及个人安全和公共安全。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一些直观的隐患,会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而对于一些“大隐于市”、容易被忽略的隐患,却不是那么容易发觉,甚至会觉得这是常态。
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习以为常”,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譬如,我某天中午下班走楼梯下楼,发现在二楼到一楼的楼梯上,躺着两只小小的塑料袋。物业有固定的打扫时间,不可能在塑料袋出现的时候及时把它清掉。这也不是我所在的工作单位清扫的范围,所以,当我路过的时候,我会立马把它捡起送进垃圾桶。原因无他,这也是一种隐患。塑料袋虽然很小,但人们走过时,可能就会因为踩上它而摔倒。尤其是不使用电梯,而是选择走楼梯的人,往往是有急事。塑料袋不合时宜的存在,增加了莫大的安全风险。
再譬如,我们普遍使用的玻璃门,也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隐患。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留意,很多推拉式玻璃门是可以朝里开也可以朝外开的。我曾经到过一个会议室参会,开完会从会议室里面出来,我下意识地把门朝里拉开。这样做,是因为外面是通道,突然往外推开,有可能会刚好与经过的人发生碰撞。而我留意到,有些参会的人就是喜欢把玻璃门往外推,而且不留意外面的状况,用力快速往外一推。这场景就有点不和谐了,是人为制造的隐患。
一枝一叶总关情,而一丝一毫、一举一动总是关系到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多一点留心,多一点发现的眼光,多一点思考,可以让更多的安全隐患被发掘纠正。善于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也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