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蓝青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一天的早晨,我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课外阅读。忽然,有学生提出疑问:“老师,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学好课本知识不是已经足够了吗?为什么还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面对提问,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是啊,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课外阅读?”但短暂的思考之后,我对学生的疑问作出了肯定的回答:“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阅读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方法;阅读能够提升我们的自我认知水平,有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阅读,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上,书籍犹如熠熠生辉的灯塔,为人类的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无数的文人墨客,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记得小时候初遇文字,犹如盲者骤见光明,内心充满了欢喜,自此开始了阅读的追逐之路。那时候,家里的经济比较困难,实在没有闲钱给我购买除课本之外的书籍。要想阅读,只能找同学借阅。而借来的书,又必须按期归还。为了赶在约定的时间前看完书,无数个夜晚,夜深人静了,舍友们都睡着了,我还趴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往往直到眼睛发酸发胀,困到实在睁不开眼了才肯休息。现在想来,那些熬夜读书的夜晚,竟成了记忆里最闪亮的片段。
  长大后,经济自由了,拥有的书品种多了,可是阅读的时间反而少了。每天早出晚归地忙碌于工作,下班之余又疲于应付生活的琐碎,读书渐渐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直到2020年春节的时候,因为贴春联意外踩空受伤,卧床休息了一段时间,才有空再次静下心来重新拿起书本进行阅读。也是那一段时间,少年时的文学梦想再次萌芽,阅读与创作的冲动再次汹涌澎湃。
  于是,我找出珍藏已久的书籍,翻开书本重新开始阅读。书本里那些排列得整整齐齐的文字,就像是一个个士兵,等待着检阅。而书页翻动的声音,又仿佛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动听的声音。每次当指尖触碰到纸张的纹理,当油墨的香气悄然钻入鼻腔,淡淡的愉悦便油然而生。
  我读的书比较繁杂,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只要看着舒心,无所不读。而阅读的时间也没有固定,有时是刚起床的早晨,有时是午休前的空隙,有时是夜深人静的夜晚。而读书时间的长短更是随意,长篇也好,短篇也罢,都无所谓,重要的是阅读带来的那份愉悦与美好。
  每一次阅读就像是一场旅行。不需要买机票,也不用收拾行李,翻开书本就能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在书海里,我们可以站在巴黎圣母院的钟楼上俯瞰城市的繁华,也可以漫步在瓦尔登湖畔感受湖面的宁静,更可以穿越时空,回到唐朝与诗人举杯邀月对饮。那些书籍,每一本都是一张单程票,带领着我们穿越时间,跨越空间,去探寻各处未知的风景。有时读书读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有时遇到触动心灵的句子,又会忍不住红了眼眶。这些独特的情感体验,都是阅读赐予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
  合上书的刹那,往往会有种依依不舍的眷恋,就好像与一位相识多年的挚友告别,今昔一别之后,余生不知何日才能再次相逢。然而,好书总是值得反复品读的。同一本书,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一番新的体验。记得初读《红楼梦》时,只记得大观园里的热闹;再读《红楼梦》时,却为“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潸然泪下!
  有些风景,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看见;有些感动,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少年时读书,好读书而不求甚解。中年时再读书,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百年孤独》让我们懂得了孤独是人生的常态;《瓦尔登湖》让我们学会了欣赏简单的美好;《小王子》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宝贵之处往往无法用眼睛看见,必须用心灵去探索。
  每一本好书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我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每一段深刻的文字就像是一把钥匙,可以提高我们人生认知的新高度。我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那些伟大的思想,那些深邃的道理,最终都化作了面对生活磨砺的智慧。遇到困难时,书中人物坚韧不拔的精神给予我们鼓舞;感到迷茫时,先贤们的智慧为我们指明方向。
  有时候觉得,人生就像是一本正在书写的书。我们每个人既是作者,也是读者。那些作品中描述的喜怒哀乐都是生活中最真实的样子。也因此,我养成了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在生活中,我开始留意路边的风景,观察行人的动态,聆听城市的声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详细生动地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后,形成一篇篇动人的篇章。
  阅读,让平凡的日子充满了诗意,让琐碎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它就像一束光,照进我们的内心里,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内心永远充满阳光,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