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抗美援朝与南下守海岛


尹锡华

  积极分子
  欢天喜地庆解放,穷人从此翻了身。解放后,工人阶级的地位大大提高,我们做护工的以前都是医院里的底层人员,现在什么活动都要求我们参加。那时大家都学扭秧歌,一有时间就跳起来。星期六晚上还有学生出身的干部来当教练,集体跳交际舞。医院当局要求男职员也要穿花衬衫,还每人发两件,开会不穿花衬衫不准进会场,说是封建思想,因此要求各级领导、党团员要带头穿。我那时心情舒畅,工作十分积极,重活累活抢着做,经常受到领导和伤病员的表扬。1952年3月,医院发展第一批新团员我就入了团。到年终评比,我立了五等功,受到了奖励。

  学护理
  1951年医院开办工人夜校,每周一三五晚上课,我也积极参加学文化,读高小班。当时医务人员奇缺,1952年上级批准医院办卫校,设一个医士班一个护理班,医院选派我和另两名工友学护理。护理班40多名学员,只有我们三人是男的,都不好意思去上课。后来发教材由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学,每周四晚上由护士长作重点讲解。最后参加统考,我的成绩全部及格。1953年我当兵前,医院卫生处已批准我当卫生员。

  应征北上却南下
  1953年5月,国家征招最后一批抗美援朝志愿军。我对此动了心,对几个要好的医生、护士说了我的想法,大家都支持我去。我觉得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无上光荣,于是我请求领导准我报名参军。当时医院有五人报名,结果我和王某两个年龄最大的体检过了。我原来打算进了部队才写信告诉家里,谁知入伍的前一天,母亲和妻子正好来医院看我。母亲不同意我去当兵,说:“你要是在朝鲜死了我怎么办?”我说:“如果我牺牲了,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照顾你。”母亲大哭,但我心意已决,找领导做她和妻子的思想工作。
  第二天政府举行集中欢送新兵仪式,我坐上高头大马,母亲胸前戴上大红花,参加了欢送仪式。在玉林街游行后,我正式成为一名志愿军战士,队伍随即开拔北上。可是前面的队伍才行军到黎塘,突然就传来朝鲜停战的消息。我们部队奉命掉头南下,队伍在陆川马坡圩附近住了几天,等黎塘下来的队伍,然后一起徒步进军海南岛。当时已经是七月份,天气很热,我们都是夜里行军白天睡觉。走了半个月,我们到达湛江海安港,然后坐船到了海口,编入128师,驻地在文昌。我们又步行了两晚,到达文昌县城整编,我被编到383团二营八连当战士。

  立功入党
  初到海南的时候天气很热,许多人一下子不能够适应。当时部队整套照搬苏军的正规化训练,非常严格,很多新兵吃不了这个苦,闹情绪。我想当兵嘛就要服从命令听指挥,到哪里都一样,何况自己是个团员,更要积极做好工作。我从小就劳动惯了,能吃苦,军训认真成绩优良,行军路上看到老兵帮新兵扛枪我也帮体弱的战友扛枪背背包,宿营后给战士们烧水烫脚,帮病号送饭,见到一些战友有情绪也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还给老乡担水扫地,样样抢着干。年终评比我立了三等功,并成为了入党培养对象。1954年夏天,我在文昌白延区上国村驻地入了党。连首长叫我当文书,我觉得自己文化水平太低,恐怕不能胜任,就推辞了,后任副班长。

  班长、上士和司务长
  1955年部队整编,我调到工兵营任班长,在文昌烟墩海边修建海防碉堡。干了不到一个月,连队原来的老上士复员,领导要我顶上。上士的职责就是管理全连的生活给养,考虑到那些年常见到管物资的人被批斗,我不太愿意接手这个职务。指导员找我谈话,我以不会计数为由推托。指导员说你是连队的经济委员,每次算账都是你打算盘,怎么不会计数?还说党员要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这样我只好接受了上士的职务。我这个人一贯都是这样,既然干就要干好。文昌的圩都是未天亮就开市,天大亮就散圩。每条圩离连队住地都很远,远的有十多公里,近的也有五六公里。不管刮风下雨,我每天都是早上三四点钟起床,带领几名战士去买菜挑菜,不怕辛苦,千方百计搞好部队官兵的生活,而且账目清楚及时公布。过了一段时间,领导又叫我兼任司事务长工作,我也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为此连队还上报提拔我为司务长,但因我年纪超龄,团党委讨论未批准。
  (文稿整理: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