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当年写春联
刘广荣
春节写春联、贴春联,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习俗。春联洋溢着春意,蕴含着祝福。好的春联耐人寻味,不仅以其独特的形式增添了魅力,更以其朴实的语言、深沉的情感、丰富的内涵,折射出时代的演变和人们观念的更新。我写过几次春联,现在记忆犹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读小学,学校附近有一位老爷爷写春联。腊月初十开始就陆续有人来找他写春联了。那时,他写得最多的春联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东风浩荡革命形势无限好,红旗招展生产战线气象新”等等。人们随便拿起一副或者几副春联,丢下三五角钱就回家,没什么讲究,不管春联写什么字体什么内容,只要那字看起来顺眼,心里就高兴。
老爷爷写春联的时候,我认真看,墨汁快用完了,我给他磨墨。久而久之,我与老爷爷混熟了,老爷爷教我写起了毛笔字。老爷爷不仅教我练字方法、执笔姿势,还教我蘸着清水当作墨汁在两块玻璃上练字。老爷爷言传身教,我掌握了写大字的基本笔法。加之我临字帖,毛笔字逐渐有了长足的进步。
那年除夕前几天,老爷爷家门庭若市,他写的春联也最多。老爷爷对写春联格外看重,先拿出旧日历郑重其事地继续起草对联的内容,接着磨墨汁,把一张方桌往院子里一摆,待我把红纸割成长条、按字的多少折叠均匀之后,他便拿出毛笔龙飞凤舞。院子里一下子挤满了人,熙熙攘攘的。人们一个个伸长脖子看老爷爷挥毫泼墨,写完了一副对联,人群中立刻传出一片啧啧声,近前的人抢先拿一副回家,后面的人引颈张望等着轮到自己。老爷爷看到这么多人要他写春联心里喜不自胜,他干咳两声便慢条斯理地说:“请大家等一等,我写很快的!”说着,老爷爷又一阵狂草,三下两下便写好了一副……老爷爷忙得不亦乐乎,手有些发抖了。最后,他决定让我来为大家写春联。也许是跟在老爷爷后面看多了,我写了几副春联,人们一看,还真的不错,都说我的字别具一格,比老爷爷的还漂亮。其实,我的字哪能跟老爷爷的比。不过,我能为大家写春联,很高兴。我当天写的春联是“喜气洋洋过春节,身强力壮迎长征”“红日初升,共产主义的曙光照人间;白云朵朵,和谐社会的理想展宏图”等等。末了,老爷爷给我一元几角钱,我很开心。
我读中学放寒假回来,也常到老爷爷家写春联。我准备了墨水和许多红纸,一有空就写春联。每天按计划写好春联后,我一副副分开用胶圈扎住并标明序号,再在铁丝上按顺序挂出样本。几天下来,老爷爷的房子堆满了春联。村里的人看中哪一副对联,就可以拿走了,这样免除了他们买红纸以及现场等候书写的麻烦。村里生活困难的人来了,老爷爷拿春联给他们,从不收钱。有的人过意不去,就给老爷爷送些番薯、芋头。老爷爷写春联,往往要倒贴不少钱,但老爷爷从来都豁达大度。我知道老爷爷写春联凭的是一种情趣。
但可惜的是,老爷爷写了四十几年春联,后来年迈体弱生病驾鹤西去了。那年,有的人找上门叫我写春联,我不能拒绝。当时,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了。我为村里人写的春联大多是“改革春风吹大地,富民政策荡神州”“改革送福福临天下,开放致富富遍神州”“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新春佳节,举杯共饮,千年岁月今朝续;甲第净土,万象更新,无限风光此地兴”“新年到,春节到,春节好事都成双;新年来,福运来,幸运吉祥皆如意”。这些春联写的是改革开放的主题,党的富民政策暖人心,人们积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后来,随着印刷春联的大量涌现,我不再写春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