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力量赋能“百千万工程”
崔瀚文
“百千万工程”惠及广大群众,也要依靠广大群众,没有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走不远,难持续。因此,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四大行动”促进“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社会力量赋能行动”便是其中之一。社会力量赋能行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文体活动激发乡村活力,吸引社会广泛参与。在过去一年,“村BA”“村K”“村乒”等赛事激情上演,为乡村注入运动、音乐、美食、美景等活力因子。比如,高州市在石鼓镇举办了首届“村BA”篮球联赛,该镇巧妙融入渔网渔具文化元素,打造的景观既提升“颜值”又吸引游客。赛事期间,渔网街每晚涌入超百家商家,变身网红打卡地。茂名借助全民健身、“赛事+产业”等模式,持续激发文体赛事活动内生动力,探索以赛事聚人气、带产业、促共富的乡村振兴路径,既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又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茂名扎实推动“百千万工程”提供强大支撑。
产业共同体促进多方共赢,协同奋进推动发展。依照广东新一阶段省内对口帮扶协作安排,佛山与茂名结成对口帮扶对子。双方携手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及县域特色产业园区,达成“佛山品牌+茂名市场”“佛山制造+茂名禀赋”的深度整合,力求达成互利共赢。佛茂对口帮扶协作开展以来,众多项目落地生根,同时,不少银行机构也与佛山(茂名)产业转移合作园管委会及企业达成授信协议,为产业转移项目注入金融活水,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佛茂紧密型产业共同体的打造,不仅直接助力产业转移,而且有利于激发多方力量参与,形成协同奋进的良好局面。
帮扶力量情系地方发展,形成共建共享合力。商会、民企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参与社会帮扶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当前,茂名市正全力推进“双百行动”“百会帮百镇”以及省纵向帮扶资源的深度运用,积极构建起涵盖多个层次、多个领域的新型帮扶联合体。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产业帮扶模式、农产品助销模式、就业带动模式以及混合驱动模式等多种帮扶方式,将合作共建工作落实到具体项目中,聚焦于解决各类难点和堵点问题。与此同时,商会积极为镇街发展建言献策,引导会员通过“入股分红”“利益返还”等途径参与到项目建设当中。从激发群众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到完善帮扶机制以借势借力,共建共享的合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凝聚与强化。
(作者系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