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扎实推进茂名“百千万工程”


谭玉萍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最近胜利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这次全会《决定》明文推广了两项行之有效的地方实践经验,即“枫桥经验”和“千万工程”经验。党中央把地方工作经验以正式文件形式明确下来予以推广运用,以形成全国性的长效体制机制,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在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并科学运用好这些宝贵经验,扎实推进茂名“百千万工程”。
  深刻领会这次全会《决定》推广的两项地方宝贵经验
  “枫桥经验”是这次全会《决定》推广的一项地方宝贵经验。“枫桥经验”是指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为此,1963年毛泽东主席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60多年来,“枫桥经验”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代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新时代“枫桥经验”主要内容,是在开展社会治理中实行“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坚持“三治融合”,坚持“四防并举”,坚持共建共享。2023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并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次全会《决定》指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方面,强调要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就为我们加强城乡基层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
  “千万工程”经验是这次全会《决定》推广的又一项地方宝贵经验。“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03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导和主持下,以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浙江在全省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千万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破解统筹城乡发展问题,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打造出一份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2018年9月,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被联合国授予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202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次全会《决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方面,强调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这就为我市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百千万工程”)提供了重要指引。
  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这就为我们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百千万工程”即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广东实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是学习运用和创新发展“千万工程”经验的广东样本。2022年12月8日,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在全省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省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立足当地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加快走好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推动广东在新征程上绘就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画卷。一年多来,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目标,茂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茂名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扎实推动茂名“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茂名实践。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就是要坚持三条: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二是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三是坚持集中力量、办成实事。扎实推进茂名“百千万工程”,就是要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充分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所蕴含的理念和方法论,勠力而为,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一是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办好乡村的事情,基层党组织也非常关键。要突出政治功能,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二是要系统推进,因地制宜抓产业发展。要贯彻落实茂名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土特产”文章,以项目落地落实为王,以“百墟千村振兴计划”为抓手,全链条推动“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引导每个县域培育1-2个主导产业,把特色农产品做出品牌、做大规模、提升价值,实现乡村产业全面振兴。三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久久为功。茂名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阶段性成效,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增速较城镇居民高3.3%。但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规划设计与发展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要学深悟透全会《决定》围绕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体制作出的系列改革部署,当好坚定行动派、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百千万工程”中去,夯实农村内生发展的动力,群策群力,久久为功,加快实现“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新跃升。(作者单位:广东茂名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