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
也 红

■阿明
第二十二章
-1-
上章说到龙涛明和韩小倩夜游江南市的母亲江——流花江。流花江的历史地位前面介绍过了。为什么叫流花江呢?
江南市老百姓有个传说。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也就是南北朝和隋朝初年,那时战乱不断,改朝换代频繁。因位处江南僻地,山高皇帝远,当地豪强便私自独立,自封为王,这些“土皇帝”为了对抗朝廷讨伐,加征苛捐杂税,强抓壮丁充军,搞得民不聊生。而此时,诞生了一位忠贞朝廷,维护国家统一的女中豪杰冼太夫人。她组建部队,专门征讨闹分裂行暴政的“土皇帝”。有一年春天,冼太夫人率领部队在流花江岸,打败了一个实力非常强大的陈姓“土皇帝”,为国为民除了大害。当地老百姓为了表达谢意,得知这位年轻的女统帅平生最喜欢鲜花,便自发采撷成千上万朵五彩缤纷的鲜花投入到江里,让满江花浩浩荡荡漂流而下,敬献给冼太夫人。自此,这条江便改名为“流花江”。
流花江经江南市地段,从空中俯瞰,线条恰似女性丰满的胸脯。据此,历代不少风水大师断言,江南这块土地,古今和未来,必定诞生许多惊世奇才的女性英豪人物。说起该河段最美的风光,当属胸脯最凹处至左峰两岸。左峰是江南市城区,也是与水流湍急的状元江汇流处。这段江景可谓美不胜收,为游客必观之景,也是江南市许多新婚男女结婚当天喜经之道。两岸山不高,但九曲起伏,延绵数十里;两岸林不茂,但形状鲜活多样,恰似江南市“四大瓜果”——蒲瓜、南瓜、丝瓜和香瓜的形貌;两岸色亦不同,每隔数里,土地从暗红、鹅黄、纯黑到浅白自然变色。改革开放后,两岸装上灯饰,晚上简直是五色斑斓、溢彩流金。游过流花江夜景的人,无不流连忘返,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龙涛明高考那年,参加江南市教育局举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便以《流花江啊,我魂牵梦绕的母亲江》为题获得了一等奖,黄丽丽则获得二等奖。从小饮着流花江水长大的龙涛明,对这条母亲江有着深厚的感情。龙涛明爷爷名叫龙嗣,年轻时是流花江上的纤夫和撑船工,凭借身强力壮又能干,到中年时积攒了一笔小钱。他向工友再借来一些凑够数,顺利买下一条木船,并娶回一位工友的女儿做媳妇,从此过上了船家生活,靠着打鱼和江上运输养家糊口。江南地区有句俗话叫“疍家无屋贼无村”,这“疍家”指的就是龙嗣这样以船为家的人。解放后,新社会把这些无屋无村的人集中起来,在流花江边坡头镇办了个东风农场,龙嗣这才带着一家人结束了居无定所的日子。
考上大学后,龙涛明曾和长兄一起郑重其事地向爷爷询问家族史。龙嗣哈哈一笑,幽默风趣地说:“你们祖先可厉害呵,是东海龙王。”随后向他们兄弟二人讲起了自己的身世——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又遇旱涝无常,人祸天灾之下民生多艰。那时,流花江没有桥梁连通,过江只能靠摆渡。一个漆黑的夜晚,摆渡老人运载了一批逃难者,在返回北岸时,发现船舱内遗留下一只小木盆,盆中沉沉睡着一个出生不久,用单薄破衣裳包裹着的小男娃。老人善良,便把他收养为儿,起名“龙仔”。小时候,老人常跟龙仔说:“你是东海龙王的儿子,有一晚他把你送到我船上就走了。”等到龙仔长大,要结婚了,觉得“龙仔”这名字不好听,就自己改名为“龙嗣”。
龙涛明同韩小倩恋爱后,韩小倩说自己祖籍山东,问龙涛明祖籍是哪里?龙涛明一本正经地回答:“祖籍东海,祖先龙王。”逗得韩小倩一阵哈哈大笑。
这晚,龙涛明给韩小倩庆生,两人沿江乘车来到了当年收养龙嗣的旧渡口。这里早已是旧貌变新颜,如今一条六车道大桥飞架南北。大桥下,江岸两侧分别建有两个足球场宽的观景台,整排大小不一的游船停靠一旁。游船线路是先从北岸顺江而下,到了状元江汇合处,再转头靠南岸逆流而上,来回一趟大约两小时。
下车时,北岸观景台上已是灯火辉煌,游客如织。龙涛明和韩小倩走近一看,观景台靠江侧栏杆旁搭建了长约二十米,宽约十米并铺着红地毯的舞台。舞台背景用的是流花江一带的航拍风景图,上面印有白底红边的“江南最美发财等你”八个大字。原来,今晚团市委联合市商务局、电视台,在此举办江南市招商引资宣传推介晚会。听说,团市委组织邀请了近百名青年企业家到现场,场面十分隆重。舞台前,坐着十多排观众,正在观看会前的暖场歌舞表演。
龙涛明内心是不想凑这种热闹的,但看到韩小倩一脸兴奋,十分感兴趣的样子,不想扫了她的兴,便改变了主意,随着韩小倩一起走近舞台。此时,省歌舞团女高音演员高小丽在舞台上演绎名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他们俩正欣赏得入迷,冷不丁一旁冒出个人,突然向龙涛明打招呼:“老同学!龙厂长你也来啦?!”龙涛明循声望去,还真是老同学——站前派出所所长欧光华。“你怎么在这儿?”龙涛明问。“这不是被市公安局临时安排来维持秩序嘛!”欧光华正了正帽子,提高音量回他。站在龙涛明左手边的韩小倩,听出是欧光华的声音,也侧转过头来。欧光华见竟是韩小倩,有些惊诧,但反应很快地补上招呼:“师妹!你也来啦?”欧光华一直称韩小倩父亲韩劲为师傅。
没想到会在这里偶遇欧光华,韩小倩一时羞赧,脸色微红地同欧光华点了点头。龙涛明相对淡定,随口找了个理由:“厂里来了几个客户,提出要夜游流花江,我和小倩就陪他们来了。”欧光华这么个人精哪里会信,前后左右看了看,拉过龙涛明往后退几步,挤了挤绿豆眼:“老同学别逗了,你艳福不浅啊!什么时候请喝喜酒?”
龙涛明没有接话,反问道:“光华呀,我听说你做‘水货’,这段时间赚得盆满钵满。看这上面写着‘发财等你’,你是不是就冲着发财来的呀?”欧光华顿时添了几分神气:“我是赚了几个小钱,但与你们大企业家比,不过是起重机吊鸡毛——不值一提。”说到这,欧光华像突然想到什么似的,用力按了一把龙涛明肩膀,抛来一句“你等一下”便急匆匆走开。
龙涛明靠近韩小倩,附在她耳旁说:“今晚熟人多,我们走吧。”善解人意的韩小倩“嗯”一声后随龙涛明移步向江边游船走去。这时,身后快步走来几个人。其中一人的声音先追了过来:“涛明老同学,等一等!”龙涛明虽然背对那几人,但也辨出了喊住他的是团市委书记李沁,顿时心中一阵懊恼,后悔今晚不该来这里夜游。
“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样先来。”这句流行语对眼下的龙涛明和韩小倩而言,是“意外”先来了。他们俩恋爱,本是光明正大的两情相悦、心心相印,但无奈遭到韩小倩父亲极力反对,龙涛明想通过时间来消磨阻力,因此和韩小倩保持秘密恋爱,目前还不想让别人知道。
闻声停下脚步,龙涛明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该来的还是来了,直接面对吧。”于是坦然转过身。迎面走来的是李沁、欧光华,和电视台副台长黄丽丽、青年企业家协会秘书长陈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