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以特色产业为引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杨程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调研时强调:“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以特色产业为引领,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准确理解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深刻内涵。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而产业振兴重点依托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乡村特色产业是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浓厚乡土气息的小众类、多样性产业,它以独特的资源禀赋、乡土特色食品以及乡村特色技艺等为产业发展赋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首先,乡村特色产业对乡村振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大背景下,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就业,进而推动乡村经济的整体发展。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农民创办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利润,从而带动农民收入的增加。其次,乡村特色产业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传统的农村经济主要依赖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缺乏差异化产业的支撑,经济增长潜力有限。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优势资源和特色文化,培育以旅游观光、乡村旅游、农事体验等为特色的产业,使农村经济更具活力和多样性。此外,乡村特色产业对乡村环境和社会文明建设也有积极的影响。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它有助于推动乡村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以“土特产”为切入点赋能乡村特色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因此,发展特色产业要在“土特产”这个核心要义上下功夫。“‘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土特产通常源自特定的地区或土地,其品质和特色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环境等条件密切相关。这种地域性使得土特产具有独特的口味、质量和文化内涵,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立足水土资源,发挥资源禀赋优势。聚焦因地制宜用好当地的物产资源、自然风光、村落资源,选择合适的产业类型、发展方向,开发乡土资源,传承发展乡村文明。每个乡村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将当地“文化”与“产业”相融合,将文化元素融入产品中,充分开发乡村旅游、农耕体验、文艺品牌等地域特色产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赓续农耕文明新形态。同时,“土特产”要把“特”贯穿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全过程。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结合当地的“土”资源,突出产品特色,走差异化道路,提高市场辨识度,突破“乡村的产业就是农业”的观点,从更大的视野和空间去认识本地特色、挖掘乡土资源,使特色赋能农村产品,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特产“名片”。最后,“土特产”的发展应该注重产业的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通过打造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提升土特产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融合发展第二、三产业,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
(作者单位:信宜市茶山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