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污治理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柯伟龙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调研时,提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强对后富的帮扶,推进乡风文明,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深启发了每一位绿美茂名工作者,引发进一步思考如何推动乡村振兴。
  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体现。通过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同时完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近年以来,茂名生态环境系统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坚持以推广资源化利用为主,因地制宜选择标准化纳“大厂”、设施化建“小厂”、资源化不建“厂”等治理模式,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面,努力达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良好效果。
  因地制宜,提质增效。茂名市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11427.63平方千米,自然村20905个,常住人口600多万人,是人口大市和农业大市,其中小于200人的自然村有13652个,占自然村总数65.3%,分布分散。我市针对茂名地形地貌复杂、村多面广分散的治理难点,综合人口分布、环境特点、村民意愿及习惯等因素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以资源化利用作为首选模式,遵循就地就近、分散处理、生态循环的原则,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农村污水资源化与有效管控利用的示范点,尽量减少污水管网建设,降低建设运维成本,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给各地区推广资源化与有效管控利用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提供参考。如茂南区袂花镇椰子村采用4种不同治理模式,节约了建设费用又有效收集处理了生活污水;又如高州市根子镇元坝书房村采用“水解酸化+人工湿地”工艺,出水水质可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三级标准,尾水回用于农田灌溉。
  加强统筹,确保运维。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将城镇周边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优先纳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体系,通过地下污水管网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做到达标排放。同时加强排查,避免漏接错接情况的发生。我市印发了《茂名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各地、各相关部门运行维护职责,同时指导各地编制印发实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或方案),建立“五位一体”运维管理制度,鼓励各县区探索建立使用者付费制度。如化州市于2023年8月正式印发实施《化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方案(修订版)》,按“谁污染,谁治理,谁收益,谁付费”的原则,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缴费制度,并按照农村公共事务“一事一议”制度,推动各村筹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费用,目前江湖镇、新安镇、林尘镇等多镇部分村庄已通过该项制度,筹措了约5万元的运维费用;又如高州市山美街道鼓励村民自筹资金、动员发动乡贤、社会组织解决运行维护管理经费。
  (作者单位:茂名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