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橘城


■陈照
  化州有三江,分别为罗江、凌江及鉴江。凌江于合江镇汇入罗江,而罗江则在橘城尖沙咀汇入鉴江,橘城为三江汇聚的地方,可谓风水宝地,江南水乡。
  近年,橘城变化很大,特别是江边建了几个公园,包括文仙公园、文光公园、滨江生态公园、江湾生态公园、立石中流公园等。公园之间又有景观步道及绿道顺着河堤相通,方便了市民休闲及娱乐。
  早上,沿着十几公里的江边步道,去到哪里,你都可以看到市民晨运的身影。
  中午,江边多了许多太阳伞。在太阳伞下,坐着许多来钓鱼的人,他们有说有笑,边玩手机边钓鱼,他们从没在意钓到多少鱼,他们悠闲自得,心态似太公钓鱼一样。
  晚上,十几公里的步道站满了散步的人群,他们沿着河边散步,他们谈笑着,享受生活,白天的繁忙不再,他们懂得劳逸结合,这就是人生。尖沙咀的音乐喷泉最受人们欢迎,每当晚上七八点,尖沙咀就人山人海,随着音乐奏起,喷泉就开始动起来,只见喷泉喷出的水时而腾空,时而飞舞,时而飘逸……小朋友此时最高兴,他们不停地发出惊叫,久违的童真,也感染了我。
  沿着西堤步道,行至旧公安局河堤出口处,有一立石,只见石头上面写着“高州码头”的字样,此码头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也见证了橘城水上运输的兴衰,让我联想起叶圣陶先生在《多收了三五斗》里描绘的那样:“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从前的高州码头,真是船来船往,现在来说那情那景已经不再有,俱往焉,敞口船已成了回忆,现在所有的船工都已上岸安居,他们再也不用惊怕那风暴来临的雨季了,这是时代进步的体现。
  沿着东堤南路步道,行至离化肥厂不远的江边就是南津渡,现在渡口再也见不到船只,也见不到拎着大包小包熙熙攘攘赶集的人群,只见到三五成群的人们,在这儿散步,旧时的热闹与现在的休闲成了很大的反差,但无论怎样变化,无论以前及现在,南津渡都令人神往。
  文光塔离南津渡口不远,这儿是化州的网红打卡地,化州文光塔始建于明朝,重修于清朝道光十七年(1837年),毁于“文革”,2017年
  开始再重建。现在的文光塔仍建在旧文光塔的遗址上,但比旧的文光塔宏伟壮观,现在的文光塔共九层,外墙为石雕装饰,晚上在灯光的照耀下,文光塔熠熠生辉,在塔边散步,可找到了一份久违的安宁。
  南津渡上游是化州大桥、化州铁路桥、北京大桥、民主桥、罗江桥等,而下游就是下郭大桥。现在数桥飞架南北西东,天堑变通途!南津渡也因此光荣引退。其实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经历,老年人散步到这儿会发出许多感慨,而年轻人则喜欢在这儿赞美风铃花。
  很难想象,以前东堤大庙段是一排排竹林,而星河酒店的位置以前则是一片滩涂。当你开车行驶在那两处的宽敞的马路上的时候,你可曾知道?
  我走在江边的步道上,沐浴着写意的春风,不经意吟上王安石的一首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橘城已变得如此美丽,受益于乡村振兴、惠民政策的春风。我怀着感恩之情在绿道上漫步,望着岸上绿草如茵、鲜花遍地、江面上碧波荡漾,看到如此如诗如画的美景,我不禁感慨万千!啊!橘城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