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记忆


□淘真
  “年例”传说源于“元宵节”,但年例的时间范围却比元宵节宽泛得多。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属年例期,因而我的元宵节记忆几乎都被年例占据了。
  吃年例
  二姨的年例恰逢元宵节。我小时候往往是这样度过元宵节的。当天下午,母亲便催促我换衣服,做好出行的准备。二姨嫁到化州,离我家较远,那时候交通不发达,我们探她家年例通常是过夜的。我试过几个人挤在一张床,也睡过木沙发,打过地铺。玩累了,困了就睡,才不管睡的是“龙床”还是“狗窝”。
  太阳还没落山,一切就绪,母亲便骑自行车搭我出门了。母女俩在缤纷霞光的映照下,穿过弯曲村路,直奔目的地。碰上认识的人,母亲会寒暄几句。若有人问“探谁的年例啊?”“探我阿姨的年例!”我必抢在母亲面前回答,好像探年例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母亲笑而不语。于是,在羡慕的目光中,我俩继续前行。
  赶至二姨家,已有亲戚先到。二姨招呼母亲和我坐下喝茶,嗑瓜子。趁母亲和一众亲戚唠家常,我偷偷去厨房瞧瞧,扳指头数算着:腩粉、白切鸡、烧鸭、扣肉、红烧鱼、炸鸡翅、薯菇籺、鱿鱼菜椒、鸡肾炒兰豆……二姨发现了我,逗笑说:“好快就得食哈!”我脸一红,转身就跑回母亲身边。后面留下了一串串的笑声。
  那个时候的元宵节,是被佳肴包裹着的,简单就是一种快乐。
  睇年例
  工作后,有一年的元宵节,我去探朋友的年例。去得早,我赶上了睇舞狮。舞狮是有讲究的,分工明确。一人扛大鼓,一人专司敲锣,一人举着狮子头,后面尾随着其他表演者。待表演开始,主客们都会走出家门口,兴致勃勃地围观,不时还发出阵阵喝彩声或者雷鸣般的掌声。最高潮的节目是“叼利是”。主人将一个个利是摆放在地面,表演者不能用手捡。只见表演者使出浑身解数,双手撑地,背弯腰,头低垂,随着有节奏的锣鼓声,用嘴一咬,最终顺利叼到了利是。这时,锣鼓声,鼓掌声,喝彩声交织在一起,使空气氤氲着一种快活的气息。
  看完舞狮,朋友又提议去村外转转。其中,多年不见的木偶戏引起了我的注意。孩提时,我也曾看过木偶戏,对它亦略知一二。相传它于明代万历年间从福建闽南(漳州木偶戏)传入高州,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后经高州民间艺人不断改造、发展、加工,形成了“鬼仔戏”。眼前的木偶戏舞台搭建虽简陋,但表演者并不以为意,他双手扯动拉线,尽心唱他的戏本。朋友说现在的木偶戏少人看了。听完这话,我顿时有点心酸。木偶戏曾经独领风骚,辉煌一时的。奈何,我也听不懂唱戏的内容,否则,我想我还是会听上一阵子的。夕阳西下,在昏光中和远处的闹声里木偶戏还在孤独地上演,却与我们渐离渐远。
  那个时候的元宵节,是有文化气息的,但一种复杂的思绪杂糅在我心间。
  做年例
  结婚后,因夫家的年例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于是,我的元宵节活动转瞬变成了做年例。宴请亲朋好友,是年例活动中最具实质性的内容。有钱人家讲究排场,请客越多就越有面子。普通人家宴客不多,一家人便会亲力亲为。我家就是如此。正月十四那天,家人们便要搬出台凳、碗筷洗刷一番。元宵节当天,一大早,在急促的叫声中,我极不情愿起床,帮忙杀鸡宰鸭,洗菜切菜。奔走在厨房、客厅之间,或打下手,或招呼客人,或致电未到的亲戚朋友,总之,忙得不亦乐乎!一整天下来,我累得像散了架一样,难以撑起身子。后来,家里境况好些了,家人便请人来帮忙做年例,我才得以歇歇。
  那个时候的元宵节,是在忙碌充实中熬过的,是有人情味的。
  吃年例,使人快乐;睇年例,感受文化气息;做年例,很有人情味。当元宵节重合年例,元宵节便多了一种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