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逢元宵话经典


□陀有庆
  千江月色,万家灯火,天上人间,灯月交辉。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燃灯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历史悠久,习俗深入民心,文化内涵深远,在我国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中都离不开元宵节这个话题。
  正月十五作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早就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元宵灯会给我国“男女授受不亲”的古代社会青年提供了一个“自由恋爱”的大好机会,也渐渐演变成为情人相会的重要日子。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则记载了一则缠绵悱恻、旧情难续的悲情故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在《说唐》中,秦叔宝等五雄在长安城大闹花灯,惩恶锄奸,大快人心;在《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夜邂逅定情;在《两京新记》中,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乱世中失散,而终在元宵夜破镜重圆。古代文学作品中许许多多才子佳人的传奇故事,将元宵节演绎成了一个悲欢离合的“情人节”。
  元宵放花灯彻夜狂欢,却也潜伏着危机。《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耿纪等人趁着许都庆贺元宵佳节之际讨伐曹操: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霁,星月交辉,六街三市,竞放花灯。二更以后……城内四下火起,烧着五凤楼,城中但闻人叫:“杀尽曹贼,以扶汉室!”
  祸福无常,欢欣鼓舞的元宵夜,也许会遭受牢狱之灾,也许会变作修罗战场。《水浒传》第三十二回,宋江在清风镇的元宵之夜赏灯被捕,引出了花荣大闹清风寨。《水浒传》第六十六回,大名府元宵之夜放灯,时迁趁机在“翠云楼上点着硫黄焰硝,放一把火来。那火烈焰冲天,火光夺月,十分浩大”,把“烛龙街照夜光寒,人民歌舞欣时安”的大名府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北宋首都东京街头“鳌山彩结蓬莱岛,向晚色双龙衔照”,景致美好,而宋江恰好在元宵这天欲向私会李师师的宋徽宗寻求“招安”,不料李逵却在李师师家大闹兼放火,“惊得赵官家一道烟走了”“城中喊起杀声,震天动地……”,元宵之夜的东京汴梁,被闹得天翻地覆。
  元宵节盛行猜灯谜,至今流传。《红楼梦》更是绝妙地通过描写了元宵节的场景和灯谜来隐喻人物的命运及家族的盛衰。第一回即有两处写到了元宵节:“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逗她玩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过会的热闹”“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士隐令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第十八回,元春晋封妃子,回家省亲,正值元宵佳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各自作了一则灯谜,谜底分别是爆竹、算盘、风筝和佛前海灯,暗示了四人后来不同的命运。第五十三、五十四回,贾母开设夜宴再过元宵节,凤姐在酒宴上说了两个“过正月半”的笑话,说完后,凤姐说:“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这分明是一种谶语,也回应了第一回癞头僧的预言:“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西游记》第九十一回,唐僧金平府元夜观灯:满城中箫鼓喧哗,彻夜里笙歌不断,灯明月皎元宵夜,雨顺风调大有年。意想不到的是,唐僧在这繁华的金平府上元灯会上竟惹出了一窝爱吃灯油的犀牛精,历经了一场难忘的劫难。
  元宵佳节的喜庆,属于黎民百姓,属于普罗大众,元宵佳节的欢乐,既属于都市,也属于乡村,诚如唐伯虎所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