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假币那些事
谢秀凤
近年来,无论进超市还是到市场进行买卖交易,我几乎都是通过手机支付了,偶尔使用纸币,特别是大额纸币,还是会紧张兮兮,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递出去的那张钞票,生怕到了个别极具魔术家天赋的卖家手里,登时出现“真币不知何处去,假币赫然在手中”的尴尬局面,毕竟早些年遭遇假币的阴影至今依然挥之不去——
女儿升初二那年,暑假将尽,她说要买一台复读机便于学习英语。我从银行取了钱,直奔一间专卖店,年轻的老板满面春风,热情周到,我们根本没有讨价还价,就以五十五元成交了。正当我把一张百元大钞递到老板手里时,一个坐在门口奶孩子的少妇突然说:“阿姨,你的钱掉到地上了。”
我低头一看,脚边真的有张一元纸币,我还未来得及想是否是我掉的钱,就猛然听见老板说:“对不起,你这张银纸是假的……”“什么?我刚从银行柜员机取出来的啊!”我惊得迫不及待地打断了他的话。
“银行柜员机也不可能百分百不出差错呀,过于信它你往往就会吃亏,你看,我刚开张,抽屉里还没有五十元以上的钱呢。”老板说着把抽屉拖出来端到我面前,见我不甘心的样子,他便拿出一支验钞笔教我辨起假钞来。碍于他的“热诚”,加之没有证据,我只好放下复读机,让那张真钞毫无价值的牺牲了。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来购物时,每当拿着百元大钞,我总会事先把其号码记下,以确保万无一失。
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奸商的欺骗手段总是那样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
有一年的“五一”黄金周,学校放了小长假,为了改善平时因为繁忙而显得单调的低质量生活,一大早我就怀揣两百多元走进了市场的三鸟行,最后选中了一只二十五元一斤的本地三黄鸡,并漫不经心似的把一张百元钞递到鸡贩子手里,因为我相信有备无患——事先我已记下钞票的号码,只见他一手拿着我的钱,另一只手从衣袋里掏出一沓零碎的钱数了数说:“啊,我的钱不够找你,你可以给散钱我吗?”说着将钞票交回给我,可我一看号码已不是原来的了,旋即对他惊呼:“老板你给错了,这钱不是我的。”鸡贩子的脸霎时沉了下来,理直气壮似的高呼:“哈!你这个阿姨看起来斯斯文文,想不到也会耍赖啊,你这张钱我一直拿在手里,错到哪里去了?你要不买赶快走人,别妨碍我做生意。”他的大嗓门立即使周围的人聚拢过来,他还不失时机地鼓动人们评理,我把钞票末几位号码当众报了出来,可出人意料的是他翻出了衣袋所有的钱(其中有几张百元钞)都没有我说的号码,人们议论纷纷,那鸡贩子得意地说:“阿姨,你想屈人钱用也要看对象啊,遇上我,没门!”正当我汗流浃背,羞愤交加的时候,我的一个毕业分配在工商所的学生收税来了,他拨开人群径自来到鸡贩子面前:“大叔,诚信经营,生意才会长久,把钱拿出来吧。”“你凭什么血口喷人?就凭你这身老虎皮(工商制服)?”“不,是凭旁观者的眼睛。”我的学生一把掀开鸡贩子头上的帽子,一张百元钞票轻轻地飘了下来,我近乎失态地抢上前去念着号码校对,不争气的眼泪瞬间盈眶,因为我捡起的不仅仅是钱,还有我的尊严。
时过境迁,每逢纸币交易,想起遭遇假币,心中总怀一份期盼,期盼买卖交易多点诚信,少点欺诈,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