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河畔


■黄金明
  凤凰村坐落在一块长条状的斜坡上,屋舍错落有致,一条村巷由北向南,贯穿而过,直到江边。尽管村子有蛇地及蟹地或龟地之说,但若航拍的话,我想更像一尾鲤鱼,层叠细密的灰瓦像鱼身的鳞片。鱼尾在长滩岸上摆动,鱼头伸至下游的“荷包袋”,正好对着鬼落山。我们家就在鱼头的部位上,村中当时惟一的甜井恰巧居于鱼眼的位置。不管地形像什么,逾百年前正瑞公迁出老村而看中此地,肯定是因为河流。河流像一条透明而闪亮的玉带,从“鱼尾”贴着“鱼腹”流过,再从“鱼嘴”处流向下游的米缸窝,直往下游的石头垌及马园山流去,此地乃奇人黄应国所建的水碓遗址。
  河水环绕着村子流过,使我的童年在水声中度过了每一个夜晚。上游河床浅窄,流量不大,至长滩处逐渐开阔,流速减缓,风吹过处,波光粼粼,两岸林木幽深,正适于鱼虾繁衍。
  长滩处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蓄起水坝,将河流拦腰截断,坝上安装水泥板水闸,上铺水泥桥,供行人牛马行走。坝边开挖一条水道,将水送到水轮机房,利用水力使大铁轮转动,并用皮带将动力传到碾米机去碾米。水轮机房就建于河岸山坡临水处,临江的墙基高逾十米,长有八九米,全由石头垒砌而成。石头之间的石灰线白色而清晰,看上去像一个巨大蜂巢的平面图。我常坐在河岸上,盯着那面石头墙发呆,那些规则的、多边形(或多棱角)的灰色或白色相间的图案,仿佛诞生于一种符合美学的神秘秩序,让我感受到了它的法则和威严。水从石头墙底部的水道流出,泛着泡沫,像白色而闪耀的花纹。石头墙基跟黄色的泥砖屋连接处颜色对比鲜明,往往又飘动着几株芍药、野蕨或铁芒箕之类的杂草。那面墙壁像一幅巨大的壁画,多年之后,我注意到一道裂缝在墙上蔓延和扩大,仿佛一帧风景明信片上的撕裂痕迹。那些石头将挣脱石灰的黏合而纷坠于水中。它们挣扎了好多年。也许,它们本来就是从河中捞取的。
  长滩由于筑坝蓄水,设坝时间不长,淤泥却堆积深厚,由于水面开阔,遂成了孩子戏水的乐园。我们常在水中浮着一个木盆或塑料盆,一边潜水,一边从淤泥中摸取河蚌及黄蚬。当玩耍完毕,盆中的蚌蚬也有半盆了。用清水养上三二日,待蚌蚬吐净泥沙,煮食煲粥,滋味之鲜美难以言表。
  我幼时胆小如鼠,过那座没有栏杆的桥,亦胆战心惊,小腿发抖。如果掉落上游的长滩自然没事,若跌到闸口下的水泥池子,可不是闹着玩的,落差有八九米。闸口因放水及洪水大力冲刷,水泥池子崩塌,下面的水潭是越来越深了。
  河床多浅窄,上面布满光滑的鹅卵石,流水如镜,难以计数、种类繁多的小鱼活泼地游动,仿佛在镜子的深处游动。石头浑圆如母羊的奶子,或雪白,或灰褐,有时还能见到青色或黄色的石头,晶莹剔透如宝石。在这样的两段流水之间,往往是一个比较幽深的河湾或水潭,犹如水瓮,流水原本哗哗作响,此刻注入去,不泛起一丝涟漪,仿佛流入了怪兽的口腹或时间的黑洞。河湾两岸,苇草茂密,相思树摇晃。河水是那么清澈、深邃,鱼龙混杂。深水里隐藏着大鱼。
  凤凰村的“鱼腹”部位就是坡禾林,里面林木茂密,鸟雀繁多,古藤缭绕,是一个神奇之所。河水流经坡禾林的末端,有一个河埠头,乃河流跟村人最密切的一段,美其名曰“过江埠”。此处有一座小桥,后来又建成水泥桥,过江往前走,可到江竹垌、鹏丫、窑地山、马自山等处,实乃交通咽喉之一。过江埠段包括两三个小河湾,上游供洗菜、杀禽之用;中间一个砌有洗衣台,也洗耕牛吃的青草;下游一个水湾,乃水牛饮用及卧窝之处。过江埠是凤凰村最热闹的地方,人来人往。洗衣妇在洗衫之际,正好交换信息,飞短流长,说得眉飞色舞,间或有妇人母鸡般咯咯嬉笑。在下游约一二百米处,江竹溪跟河水交汇处,有一深潭名“碑头湾”,里面鱼类繁杂。
  河流是我们的澡盆。河边长大的孩子,没有不喜欢游水的。我们从五六岁起,就在河里泡,开始只敢在浅水处打水花,尔后逐渐往深处摸索。先学会潜水,捏着鼻子,闭上双眼及嘴巴,猛地沉入水底,再呼地钻出来,溅起一堆水花。停顿的时间很短,慢慢就能憋上数秒钟,有厉害者憋到一两分钟,也是常有的事。我发现,潜入水中不难,潜行亦非难事,最困难的是要在原地一动不动,因为身体老是像皮球那样浮起。后来,我发现桥墩下有一凹陷之所,遂钻入去,牢牢抓住坑壁,犹如螃蟹栖身于洞穴中,就比较持久。有一次跟同伴比赛潜水,别人老不见我起来,还以为我出事了。学会潜水,要学游水就有了基础。但我们会的多是狗爬式,仰泳亦容易掌握,蝶泳之类却非自学所能谙熟。狗爬式有一个弊端,就是容易累,老仰着头,不利于换气,故不能持久。好在河段不宽,游数个来回亦无非是三五十米,还不如城里的标准泳池大呢。有的人学会踩水,能举着衣服横渡水面较宽阔的长滩,而不沾上一滴,颇为神奇,上半身挺于水面之上,破浪前进。又有人双腿始终挺立于水面,而人在水底倒着疾行,这算不算乡村的花样游泳?这些稀奇古怪的花式,都让我们叹为观止,却无力掌握。
  夏天,河湾俨然是孩子们的乐园,我们洗澡,嬉戏,打水仗,其乐无穷,直至十指尽白,起皱,兀自不思上岸。女孩子也喜欢游水。男孩子穿裤衩乃至一丝不挂,而女孩则穿着衣裤,遮得严实。大人也喜欢游水,午后或黄昏,从地里劳累归回,满身均是汗臭及泥尘,在河里搓洗干净,游上三五圈,酷暑顿消,通体舒泰,方才回家吃饭。在我经验中,吃饱了切勿下水,否则游上一阵,腹中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一顿饭就白吃了,却再没得吃,那就腹中空虚难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