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打造惠民之城


谭文韬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一系列便民惠民工作部署,强调今后五年民生福祉要达到新水平,充分体现了省委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浓厚的为民情怀。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幸福和谐惠民之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我市是人口大市,也是劳动力大市,稳定和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位要求。要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实施“农村电商”“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培育”重点工程,以技能提升促进稳定就业、带动收入增长。全面贯彻落实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强化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务工人员、新时代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帮扶保障机制,让更多老百姓找到好工作、过上好生活。稳就业既要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也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要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培训,提高能力水平,在公共政策搭建的平台下,努力实现人人尽责、人人享有。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既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事关民生福祉。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教育好下一代。对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教育因为具有改善发展前景、提高就业竞争力等作用而处于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因此,我们要花更大的力气健全教育保障体系,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要把落实“双减”政策作为重点,坚持校外治理与校内提质联动,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中小学招生制度改革,规范招生管理,实现从“招好学生”向“教好学生”转变。
  大力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卫生健康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让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要充分发挥基础医保、大病统筹以及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险的基本保障功能,避免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关键时刻的医疗支出大幅增加。支持茂名市人民医院、高州市人民医院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建设高水平医院,加快茂名市人民医院应急大楼、市中医院新院区、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等医疗卫生领域补短板项目建设,着力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慎终如始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制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企业运转压力和人民群众就业压力明显增加,这直接影响了人们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因此,从多个方面对生活困难的群众予以帮扶是我们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要在加大对灵活就业人员、过去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群体及时监测和摸排的基础上,将生活困难群众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保障制度,完善落实保障特殊弱势群体权益的预防、处置和关爱三项机制。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探索发展普惠托育,降低学龄前儿童的抚育费用。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目前,我市民生欠账仍然较多,教育、医疗、养老、扶幼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忧民生之忧,解民生之困,谋民生之福,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快打造幸福和谐惠民之城。
  (作者系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