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融湾强带


宁其冲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奋进的脚步永不停歇。2022年5月22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省委书记李希在大会上作了报告,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工作,谋划未来五年发展,引领全省人民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奋力推动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对于茂名而言,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所擘画的蓝图充满了机遇,为茂名在新征程上更好落实省委赋予的“建设产业实力雄厚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这一总体定位指明了工作路径、注入了澎湃动力。茂名将以强烈的政治担当、以务实的工作举措建设好独具茂名特色的“三条带”,奋力走出一条向海而兴、融湾强带的产业强市之路,在“核”带”“区”各呈异彩、交相辉映的新时代广东壮美画卷上书写茂名篇章。
  一是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在服务区域发展格局中找准位置,更好实现融湾强带。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纵深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持续释放战略叠加效应和强大驱动效应,举全省之力做好这篇大文章,全面释放大湾区强大的经济辐射力、文化影响力,还指出要增强湛茂都市圈发展动能,让东西两翼更强劲舞动起来。茂名要抢抓机遇,在“融湾”方面,以与广州国资国企合作引进的50多个项目为突破口,密切与“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在交通、产业、市场、创新、人才等方面对接,加快建设粤西总部经济集聚区,打造大湾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区和产业集群配套基地。在“强带”方面,加强与湛江、阳江合作,将临空经济区打造为“湛茂都市圈”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推进沿海经济带西翼高质量发展。同时,利用好RCEP等重大机遇,积极创建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粤西新片区,不断提升茂名在全省开放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依靠产业走向未来,在坚定不移向海而兴中建设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集聚带。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把沿海经济带打造成更具承载力的产业发展主战场,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支持茂名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建设。茂名要抢抓机遇,聚焦“港、产、城、乡”联动发展,以“四大发展平台”为主要支撑,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茂名石化转型升级、烷烃资源综合利用、丙烯腈等标志性重大项目为牵引,持续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做实做强做优绿色石化、先进制造、港口物流、食品加工等临港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绿色化工和氢能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力争两三年内新打造一个绿色化工千亿级产业集群,让石化产业“老树发新芽”,让“南方油城”的名头更加响亮。
  三是坚持“两轴”发展布局,在向东向南靠海发展中建设彰显滨海绿城独特风貌的沿海城市带。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高标准规划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群,一体推动新城新区、产业园区等平台发展,串珠成链塑造具有强大引力场的沿海城市带、产业集聚带、滨海旅游带。茂名要要抢抓机遇,聚力解决“组团式”城市布局分散而联动不足问题,做好“交通先导、功能完善、文脉延续、生态建设”四篇文章,建设精明增长的紧凑城市。要加快城市轴线建设,引领城市靠海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全域创建森林城市,高水平建设“两轴”生态廊道,突出“山海并茂”独特风貌,打造城水相依、河山相映的滨海绿城。
  四是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建设“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滨海旅游带。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建设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为主体的产业体系,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茂名要抢抓机遇,立足优质山海资源,实施好茂名乡村振兴“1+4”行动方案,落实好“一四五”工作机制,实施“百墟千村振兴计划”,抓紧5个样板墟和6个示范群建设,构建“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的乡村振兴格局。特别是滨海板块,重点围绕“海、港、湾、渔、村”功能定位,打造独具“渔港风韵、渔村风情、鱼鲜风味、渔民风采”的滨海乡村旅游带,连片建设“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的临港商务区和滨海旅游带,形成“双湾一区一带”滨海发展格局。
  向海而兴、融湾强带,是茂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引领下抢抓重大历史机遇的强市之路。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为新的起点,做到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茂名必能用巨笔绘就出一幅山海并茂的发展画卷。(作者系市委党校政治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