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不懂母亲节


■小健
  我的母亲是一个农民,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三华李农户,她吃苦耐劳。在三华李丰收的季节里,母亲清晨趟过草尖的露水,弄湿了一身衣服,天黑了靠着星星和月亮的微光赶回家。有时候甚至冒着暴雨,挑着重重一担的三华李,走在崎岖的山路,吃力地一步一步挪动在天地间,重担压在她那瘦小的肩膀上。
  母亲从来没有喊过一句累,她总是默默地鼓励我们要努力学习。高考结束后,我如愿考上了广州的大学,临行前母亲便放好我的行李箱并作了一番细细的嘱咐,我就上车了,找了靠近窗边的位置坐下,其实我是想多看一下母亲。
  当汽车慢慢开动时,我回过头望着母亲,她眼睛连眨都不眨一下地盯着我看。她的目光穿越那层厚厚的玻璃,散落在我身上,心上。不知为何,母亲突然跑过来,匆匆说一句话:“你要好好吃饭,知道吗?”我用力点点头,然后头也不回了,安静地坐着。当汽车越开越远了,我就一直在看着她在那车前方镜子中的身影,看到她甚至走出大马路边,静静地望着我离去的方向,她那落寞的身影让我眼泪都掉下来了。汽车快速前进了,母亲的身影越来越小了,直到前镜只能看见一条很长很长的路。
  在外求学,忙于学业,很少回家;工作后结婚生子,没有时间,更加少回家了。就算回家了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离去,然而每一次母亲总是搬一把椅子坐在大门口,眼神中充满不舍地望着我离去的身影。
  这几年来的辛劳,使母亲的头发变得花白了,手脚也变得不那么麻利了。她是辛苦惯了的劳动妇女,因而土地里种有许多的瓜果蔬菜。有时候我工作忙,没有时间打电话给她,她便打个电话来询问,她总是那样的小心翼翼,生怕我有一丝的不耐烦。她只好借故说家里的鸡养肥了、青瓜长大了、三华李成熟了,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其实她内心一直希望我们能够多点回去陪陪他们,哪怕我们就是为了那些新鲜的瓜果蔬菜呢。
  从前你是母亲的小女孩,当你委屈了可以摔门而去,但是母亲受委屈了只能做着家务偷偷掉眼泪,我们每个人都想着长大后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却没有人心甘情愿地帮妈妈洗碗。母亲与子女之间就是这样,一方心甘情愿地付出而另一方总是理所当然地接受。
  母亲节,这个节日只有年轻人和城市人才会知道的节日。但是对于深居农村的母亲来说,她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母亲节,为什么会有一个属于全天下母亲的节日。母亲只知道勤劳能干,为子女付出更多的汗水。
  最近几日,听到了一首动听的歌曲,名叫《萱草花》,这是一首讲母爱的歌曲。“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采一朵送给我小小的姑娘,把它别在你的发梢,捧在我心上。陪着你长大了,再看你做新娘……”略微忧伤的嗓音,有一种轻柔温暖的感觉,就像是小时候母亲轻轻安抚你的头一样,充满了无忧无虑的感情,我瞬间泪目了,工作后有多久没有回家去看看母亲了?母亲在翘首企盼你的电话,坐在门口眼巴巴地等待你的归家。
  萱草花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母亲花。萱草花最早记载于《诗经》——“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是这样注释的,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在古代,北堂指的是母亲,当游子远行的时候就会在北堂种萱草,希望能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萱草花也寄托了孩子对母亲的祝福,希望妈妈像萱草花一样没有烦忧。而从古到今每一位母亲对孩子心里最真实的希望就是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
  从古到今,孩子们都对母亲有着深深的感情和祝福,元朝诗人王冕曾作诗:“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灿灿萱草花,采一朵送给母亲吧,愿她无忧无虑。祝福天下的母亲忘掉一切的烦恼,快乐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