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小木梳


■郭梦欣
  田野里,刚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在微风中轻舞摇摆,像一串感恩大地的音符;天空中,缕缕白云自由飘荡,奏出美妙感恩天空的乐章。我的出生时,正是全国人民万家灯火、幸福团圆的大年三十夜。我的人间初到,带给爸爸是而立之年后初为人父的欢乐,用心专情的父爱开启着我人生的每一段历程。
  记忆里最深刻的是那把小小的木梳。一把小小的木梳,是每一个爱美女孩的日常用品,但它却承载着父亲对我浓浓的爱与深深的情。
  父亲曾是一名军人,转业来到异地。他将青春挥洒在祖国的南疆,视这里为第二故乡,我就出生在这里。刚开始爸妈他们过着“双城”生活。当时爸爸在市区,妈妈在偏远的乡镇中学做老师。自然而然接送我上学的光荣任务就落到了爸爸身上。军人出身的爸爸纪律性强。在我的记忆当中,上小学就没有一次迟到过。每天早早起床,一番洗漱后,就是爸爸对我的“精心打扮”。可他那双操枪玩炮的手就是扎不出来一对像样的小辫子。经他摆弄我头发后,要么披头散发,要么就是篷松松的。与我想象中的美发期望相差甚远。想想其他女同学的小辫子,我的小嘴就翘起得老高。每次放学,瞅见爸爸来接我时,我就会将不满表情全写在脸上。这样不高兴的次数多了,爸爸也感到自责。为了女儿的漂亮,爸爸想到了一招屡试不爽的方法。
  我们家小区旁边的面包店里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小学正门对面的一家文具店内的老板是有一个与我年龄相仿女孩的母亲。她们俩便是爸爸轮番交替寻求帮助的对象。这两个女老板,偶尔一次两次给我梳辫子倒也是热情,但次数多了难免会有微词。这一切都逃不过爸爸的眼睛。爸爸就想出来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每天送我上学出门前,在胸前的口袋里就装着一把小小的木梳。来到面包店门前,就买两个包子,一瓶奶。付款完后,爸爸就从口袋里拿出小木梳请老板娘给我扎一对小辫子。生意有了,她就非常乐意;来到学校门前的文具店内,爸爸就买一点学习上的用品,再如法炮制。每看到这一幕:爸爸用那双粗糙的手,虔诚地递给老板娘梳子时,有点滑稽,但又温暖在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度过了我的小学求学生涯。
  一把小木梳,它虽无声,却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浓浓爱意,温暖着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