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真理共赴刑场

——记梁之模、李嘉夫妻


  

邓 刚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英勇献身,其中有许多为革命牺牲的英雄夫妻,茂名的著名烈士梁之模与李嘉夫妇,为真理共赴刑场的英勇事迹与革命精神感天动地,永垂千古。
  鲁迅式的布尔什维克
  梁之模,1918年出生于茂名县兰石乡(现吴川市兰石镇)。12岁考入高州中学读初中。1932年至1939年他先后在中山大学的高中部和文学院英国语言文学系就读。大学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去争取当外交官,而梁之模受进步思想影响,他不谋求高官厚禄,毅然回家乡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担任张炎将军的高州乡村工作团特训班指导员,与班主任彭中英共同培训革命青年。他还在家乡兰石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开展反贪官污吏、改组乡政权等革命活动,是创建兰石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后来梁之模受聘广雅中学、高州中学任教,在师生中开展马列主义启蒙教育。同时他在《高州民国日报》发表不少进步文章。他曾挥笔痛斥高州国民党“三青团”头子吴源兴诬蔑我党我军和咒骂革命青年的反动文章,形成强大革命舆论,将吴源兴驱离了高州,受到中共茂电信特派员陈华的赞扬。1944年,梁之模按党组织意见,在担任《高州民国日报》总编辑时,把多名共产党员安排到报社工作,经常转发我党《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文章,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和党的方针。梁之模还通过李嘉的亲戚关系进入国民党将领邓鄂家任家庭教师,从中做统战工作,并为党搜集了有关重要情报,先后帮助不少中共地下党员脱险,免遭敌人逮捕杀害。1944年冬,梁之模向中共茂电信特派员陈华提出入党申请,当时党组织考虑让他以党外人士方式进行革命活动对党的工作更为有利,他接受党的意见,继续为党工作。由于工作成绩出色,被陈华赞为“鲁迅式的布尔什维克”。1945年2月,梁之模与李嘉根据党的部署,参加茂南烧酒抗日武装起义。起义受挫后,他俩又根据组织安排,转移到阳江以教书为职业进行掩蔽活动。
  巾帼英雄
  李嘉,原名李绛云,于1917年12月出生在现电白区坡心镇高圳车村。她出生仅40天就被送给茂名县飞马村姑妈郑李氏抚养。后来,郑奎过继给郑李氏为继子,这样就形成了李嘉与郑奎先后参加共产党之后的同志加兄妹的特殊关系。
  李嘉16岁时,由养母作主与梁之模结婚。她追求进步,于1935年考入茂南中学读书。1938年春,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嘉参加爱国将领张炎将军夫人郑坤廉主办的“战时妇女服务队”。同年秋,加入“第十一战区游击司令部第十六干部教导队”和“抗日乡村工作团”等抗日救亡团体,受到了地下党组织的教育培养,确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1940年4月,李嘉经伍雍娴介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她积极地发展进步人士加入党组织,壮大组织力量。
  在国民党发动三次反共高潮后,党组织对蒋管区工作实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方针。1940年下半年,组织上将李嘉调到吴川塘低岭小学和化县良光白楠埇小学任乡村教师,进行掩蔽活动两年,其间她没有与家人通信联系,丈夫梁之模不知其去向,十分牵挂。李嘉按照中共化县特派员陈醒亚的要求,刻苦教好书。她的勤奋博得了学生、家长和群众的好感。都说她是好先生,学生、家长对她非常信任。当时李嘉在生活上十分艰苦,每月只有薪水二石谷(每石144市斤),一石交了党费,只剩下一石作伙食和工作费用。和她一起在白楠埇小学任教的罗明回忆说,李嘉在白楠埇工作一年,为这一带村庄发展抗日游击小组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1942年暑假后,特委领导为了工作需要以及照顾梁之模、李嘉夫妻生活,调李嘉回高州女子师范读书,并任高州女子师范学校中共支部书记。在这期间,李嘉组织师生开展反对贪污学生津贴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她积极与中共地下工作者车振伦、杨飞奔走筹措各界捐款,筹得了不少款项,支持爱国留湾剧团,在高州坚持抗日救亡宣传演出7个多月,影响很大。她组织开展抗日救国读书会活动,在学运斗争中发展了一批党员。由于成绩突出,她被党组织任命为茂名县委妇女工作组长,动员各校思想进步女生30多人,加入中共游击小组,奔赴各地参加抗日武装起义。
  她与丈夫梁之模一起做统战工作,收集传递情报。李嘉还把婆家与娘家建成中共地下交通站,接待来往的革命同志和传递文件资料与情报,为党的地下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944年底后,李嘉与郑奎发动组织飞马乡起义队伍参加茂南烧酒抗日武装起义,任中共茂南游击大队后勤处副主任。她为了支持起义,变卖全部家藏布匹首饰,将所得钱款交给组织安排,用于解决起义部队补给困难。由于李嘉忠于党,意志坚强,事事带头,吃苦耐劳,出生入死,舍家为国,深受战友与群众敬佩,被中共茂南游击大队长车振伦赞誉为“巾帼英雄”。后因起义受挫,梁之模、李嘉夫妇一起奉命转移到阳江掩蔽活动。
  英勇献身
  1946年2月,国民党阳江县长肖仲明派军警到江城北门街梁之模、李嘉夫妇的家中,将其二人逮捕带走。当晚,梁之模、李嘉的朋友翟树圣带着梁之模的两个孩子到狱中探望父母,八岁的儿子以惊恐的目光,望着父母流泪,未满周岁的女儿看着父母号啕大哭。见到自己的孩子,梁之模、李嘉心如刀绞,可是为了革命,他们忍痛让朋友赶快带着孩子离开,可怜的孩子哭着离开了父母消失在夜幕之中。
  梁之模、李嘉被捕的消息传开后,群情激愤,阳江、茂名、吴川等许多开明人士和著名律师联名担保起诉,两阳中学校长带领师生代表频频向县府质问,要求释放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国民党南路反动当局慑于群众的威力,不敢公开杀害梁之模、李嘉,以转解七区专署处理为名,于2月23日将梁之模、李嘉押解至阳江织篑准备杀害。当国民党兵将梁之模、李嘉推向太平乡烟墩岭时,李嘉估计敌人要在这里杀害他们了,她立即以身体掩护梁之模,并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敌人用大刀砍断李嘉的手臂,然后开枪将两人杀害。就义时,梁之模、李嘉振臂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牺牲时梁之模年仅28岁,李嘉年仅29岁。
  解放后,梁之模、李嘉的革命战友、1940年入党的中共茂电信地下交通员李佐平亲到阳江太平乡,千方百计找到两烈士骸骨,运回水东安葬,并立烈士纪念碑供人民瞻仰。
  2005年11月25日,省委组织部发给中共湛江市委组织部《关于同意追认梁之模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复函》,终于在梁之模牺牲将达60年之际,实现了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员的夙愿。在九泉之下,烈士可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