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叶慧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创新,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科技实力关乎国家命运。科技是什么?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乃至创造新世界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知识就是力量,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科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环节,即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从历史看,近代以来西方的崛起靠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后盾又是科技进步,而且越发展,科技与产业的结合就越紧密越深刻。同样,近代中国的落后,核心环节也在于科技落后,科技落后导致生产力停滞,导致国力衰弱,导致百年耻辱。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扭转中华民族命运,就是开启了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的进程,以“两弹一星”为象征性成果。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快这个进程,到今天中国已经是首屈一指的工业大国,也是举足轻重的科技大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以此为基石的。而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起云涌,中国更要抓住机遇、力争上游、勇立潮头。
中国发展到了必须科技自立自强的时候。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基础上起步,在科技事业上,一直是一个学习者、追赶者。通过70年的努力,中国的科技水平实现了飞跃式的升级,今天高铁、北斗、5G、特高压、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等科技成果井喷式涌现,不但在改变中国,也在震撼世界。中国已经日益从一个追赶者变成并跑者、乃至领跑者。所以,中国也将在越来越多的科技领域失去学习的对象,走入“无人区”,这时候要继续前进,就必须强调自立自强,自己去发展人所未有的新科技,去开辟新道路。同样重要的是,中国的科技进步、国力壮大已经被当今霸权国家视为对自身地位的首要威胁。美国正在不断升级对中国的攻击和围堵,尤其在科技领域发动制裁和封锁,比如芯片断供、留学生限制、科技交流叫停等等。也就是说,中国试图通过学习、交流、引进来提升自身科技水平的渠道面临着被美国阻断的危险。而在中国自己方面,确实在很多科技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不少核心科技还未掌握,不少“卡脖子”技术还未突破,而美国也正是针对这些对中国进行要挟讹诈。这种形势,更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减少对外依赖,避免受制于人,这也是面对美国围堵的最有力回应。只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完全实现国家的自立自强,把发展的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把国家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的科技自立自强已经势不可挡。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就必然要牢牢掌握科技这项强大的革命性力量,坚定地向科技进军。在这进军中,我们党不断提出新口号,从“自主创新”,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到“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升级。如果说,“自主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只是提出了努力的方向、战略的选择,那么“科技自立自强”则明确了努力所要达到的结果,毫不含糊,就是要“自立”、“自强”,这个要求显然更高,目标更大。两个“自”,凸显了我们国家要摆脱对外依赖、打破外国限制的坚定意志,更大力度培育和强化科技进步的自生原创力、原动力,这也体现一种自信。在全会公报中,“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放在十三条具体措施的第一条的。有这样的高度重视,这样的坚强决心,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有了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作者系市委党校科研管理科科长、统战理论教研室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