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电白沉香产业区域性中心(下)
——浅论观珠和沙琅两镇同城发展的可行性
陈玉槐
(接上期)
七、预期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产业规模扩张:预计未来5-10年内两镇同城发展将使沉香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实现大幅增长,有望突破100亿元,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税收增长:产业的发展将带动企业效益提升,而增加地方税收收入,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提供资金支持。
3、就业增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引更多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人均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促进区域经济繁荣。
(二)社会效益
1、乡村振兴推动:带动周边乡村沉香种植、加工等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2、文化传承弘扬:沉香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提升地方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通过沉香文化节、非遗展演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形成独特的文化名片,推动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
3、民生改善:随着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繁荣,两镇及周边地区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将进一步优化,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例如,依托产业收益完善社区医疗设施,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让发展成果切切实实惠及民生。
(三)生态效益
生态保护与产业协同:沉香种植本身具有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改善土壤的生态功能。同城发展中可通过科学规划种植区域,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将沉香产业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打造“产业+生态”的绿色发展样板,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推广可降解包装材料、规范废弃物处理,构建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绿色样板,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八、风险预警与应对策略
(一)市场风险
1、风险表现:沉香产品市场需求受消费趋势、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若出现市场饱和、价格波动或替代品冲击,可能导致产业收益下滑。同时,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易损害“电白沉香”品牌信誉。
2、应对策略
·多元化市场布局:除巩固国内市场外,加大国际开拓力量度,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东南亚、中东等沉香消费传统地区,降低单一市场依赖。
·强化品牌保护:由电白沉香集团牵头,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建立“电白沉香”溯源体系,对每批产品进行产地、等级、加工企业等信息溯源,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信息不可篡改,从源头遏制假货流通。
·需求引导与产品创新:定期开展市场调研,根据消费需求变化开发差异化产品,如针对年轻群体的沉香文创饰品,针对养生市场的沉香精油、保健品等,保持产品竞争力。
(二)技术风险
1、风险表现:沉香种植面临病虫害,结香技术不稳定等问题,可能影响产量和品质;深加工环节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较低,易陷入“低端加工”困境。
2、应对策略
·建立技术支撑体系: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设立“电白沉香产业研究院”,重点攻关病虫害绿色防治,高效结香技术,推广标准化种植规程,确保原料品质稳定。
·推动深加工技术升级:鼓励企业引进超临界萃取、分子蒸馏等先进加工设备,开发沉香精油、沉香香黄酮等高附加值产品;对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财政补贴,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三)协同风险
1、风险表现:观珠镇与沙琅镇在产业定位、利益分配等方面可能存在分歧,导致同城发展推进缓慢;部门间权责不清、沟通不畅,易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
2、应对策略
·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制定两镇产业收益分配方案,对联合开发项目(如旅游综合体、物流园区)按投资比例或贡献度分配收益;设立“同城发展奖励基金”,对协同发展成效显著的企业和部门给予奖励。
·明确权责分工:在领导小组框架下,细化区直部门、两镇政府的职责清单,如区发改局负责项目审批、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种植技术指导、两镇政府负责本地产业协调等,避免职能交叉或空白。
九、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将观珠镇和沙琅镇打造为同城发展的沉香产业区域性中心,是基于两镇区位互补、产业协同、政策支持、基础完善等优势的科学决策,具备高度可行性。从现实基础看,观珠镇的产业集聚与沙琅镇的配套服务形成“生产+保障”的良性互动,6公里的空间距离为资源整合提供了便利;从政策导向看,《茂名市电白区沉香产业空间布局规划(2024——2035年)》明确将两镇列为核心区为同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从发展潜力看,两镇若能实现政策互享、标准统一、品牌共建,可形成“1+1〉2”的规模效应,带动周边80万人口的沉香主产区协同发展。
同时,需正视市场波动、技术瓶颈、协同不足等潜在风险,通过构建多元保障机制,强化创新驱动,完善利益协调体系,确保同城发展战略落地见效。
(二)展望
1、短期目标(2024—2027年):完成两镇快速通道,统一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出台统一产业扶持政策与产品标准;“电白沉香”统一商标注册与包装设计落地;沉香主题旅游综合体启动建设;实现两镇沉香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带动就业3万人以上。
2、中期目标(2028—2032年):建成省级沉香检测中心非遗传承基地;旅游综合体成为粤西文旅标杆,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电白沉香”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至20%;两镇同城化管理机制成熟,形成“产业同质,服务同标,文化同源”的发展格局,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元。
3、长期目标(2033—2035年):建成全国沉香产业科研中心、集散中心与文旅康养中心;电白沉香产业集群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市场;观珠、沙琅同城发展模式成为区域产业协同的典范,推动电白区成为“世界沉香产业中心”,为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电白经验”。
观珠镇与沙琅镇的同城发展不仅是沉香产业的升级之路,更是电白区践行“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融合的创新实践。唯有以“一盘棋”思维统筹资源,以“钉钉子”精神落实举措,方能将两镇的产业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的胜势,让“电白沉香”香飘全国,走向世界。(完)
(作者系茂名市电白区社科联主席、四级调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