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实施“十五五”发展规划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原则
陈灏宇
当前,全党全国正在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全会明确指出,“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要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重大原则。我们要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就必须深刻理解并牢牢把握好发展和安全的科学内涵及其辩证关系,精准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更好统筹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与安全这个“头等大事”,持续筑牢稳发展、防风险的坚实屏障,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全面把握发展和安全的科学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未来5年,我国各种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因素将明显增多,统筹发展和安全任务更加艰巨。”所谓“发展”是指事物进步变化的过程,这里主要是包括科技、文化等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则是指没有受到威胁、危险、危害或损失的状态,包括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两大类。“十五五”时期,我们必须全面把握发展和安全的科学内涵及其辩证关系,统筹兼顾、协同推进。
发展和安全之间是紧密关联、互为条件、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没有发展作为基础支撑的安全,必然难以持久;没有安全作为前提保障的发展,必然不可持续。一方面,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才能构建起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安全新格局。另一方面,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和前提。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明确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补齐安全发展领域的短板弱项,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从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中的安全问题正由单一的传统安全向传统与非传统安全交织转变,安全内涵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只有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既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安全的实力基础,又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任何执政党都是有其治国理政的理念、政策和原则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这不仅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实务,而且是定位于治国理政职责履行的政治性原则要求。“十五五”时期,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从政治上、战略上科学看待并正确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这项工作。
从我国的实践来看,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们党历经磨难、不懈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是立足我国“十五五”时期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安全稳定面临的新形势作出的战略选择。我们党诞生于内忧外患、民族危难的历史关头,奋斗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历史长河,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性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和坚定清醒的自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强化危机意识,坚决筑牢安全防线,对危害国家核心利益、危害人民根本利益、有可能迟滞甚至打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重大风险挑战,果断出手、坚决斗争,推动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当前,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重大原则,对制定实施“十五五”规划的责任主体来说,就是要全面兼顾、认真履行好发展“第一要务”与安全“头等大事”这两项重大职责,以更强的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看待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全局与安全形势,着力打通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的各种堵点,切实解决发展难点和安全难点,使发展和安全在既有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实现更高程度的相互匹配、相互协同、相互转化、相互支持、相互推动。
以高水平社会治理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屏障
俗话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切实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各领域工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我们必须紧密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上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发展中固安全,在安全中谋发展,确保社会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十五五”时期,我国安全外延广度和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题中要义、基础工程。一方面,从宏观层面看,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新安全格局,就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加强党对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依托各级党组织充分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看,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新安全格局,就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社会治理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和能力建设,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加大预防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毒品犯罪等的力度。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乡村治理,完善社区治理,引导各方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推进网上网下协同治理,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化解、有序化解,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从而以高水平社会治理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