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包子里的母爱
■王光慧
下午时分,我画画有些累了,就想出去散散心,信步来到老宅,去看看母亲。
前几年,我在村西的小区买了新房子,父亲和母亲年纪大了,手脚都不麻利,上下楼也不方便,他们就还是住在老宅里。每天有空闲时间,我们就回家看看,帮助他们打打水,扫扫地,洗洗衣服。
母亲正在烧火做饭,看见我来了,就说:“我刚蒸的大包子,快来吃。”说完就拿起一个塞到我手里。
母亲的灶房在小配房里,正冲着大门的地方,里面有一个废旧煤气罐改造的小火炉,木柴正呼呼地吐着火焰,散发着淡淡的炊烟和柴草的香味儿,散发着乡村泥土温馨的气息。母亲一辈子在农村生活,都是靠在外面捡来的树枝、柴草做燃料,看到她整天烟熏火燎的样子,我们就给她买了煤气灶和电饭煲,她却一直都没有用过,用她的话说,烧柴草做的饭香,有烟火的气息,这样的饭菜也养人。小火炉上放着黑乎乎的钢筋锅,里面是还没有出锅的大包子,从锅缝里挤出的热气,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火炉旁边的小桌子上是一笼刚蒸好的包子,用白色的笼布罩着,还热气腾腾的。
我接过母亲的包子,又大又白的,热乎乎的,刚咬了一口,立刻感觉到一种麦子原始的香味扑鼻而来,香香的,甜甜的,还饱含着太阳的味道。现在,我们吃的面粉大都是从超市买来的,经过高度的提纯,吃起来已经没有了小麦的味道了。这浓浓的醇香,立刻激活了我对乡村生活的眷恋。母亲虽然快九十高龄了,还一直保持着劳动的习惯,在田间、地脚里种了几棵南瓜,在菜园里种了一小块麦子。每天空闲的时候,她就用自己的小三轮车推着水去浇菜,看到她瘦小的身影和花白的头发,我们怕她累坏了身子,就劝她,她却笑着说,劳动惯了,如果停下来,身体会出毛病的。我知道,母亲不喜欢吃我们送来的面粉,她吃的都是自己种的麦子磨成的,包子的味道才会这么的香甜。
包子馅是萝卜猪肉的,吃起来香气扑鼻,咬一口满口流油,一种久违的感觉刺激了我的味蕾,使我食欲大增,不禁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记得小时候,我们兄弟多,每逢过年的时候,母亲就买来一大块肥肉,剁上一大盆白花花的萝卜馅。由于贪吃,再加上喝点凉风,我就常常反胃,直到现在,我们想吃水饺,还都是做芹菜瘦肉馅的,但是吃起来却是味同嚼蜡的,没有一点鲜香的感觉。没想到,今天吃了母亲的大包子,竟突然感到这么的鲜美,一口气就吃了三个。看到我贪婪的样子,母亲心疼地说:“慢慢吃,这锅里还有!”我拍了拍圆圆的肚子,摆了摆手,母亲耳朵有些背了,我只能给她打了个手势。
我把母亲的房间里打扫了一下,看看也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了,就想离开,母亲叫住了我,她蹒跚着从屋里拿出一个方便兜,把蒸笼里剩下的几个包子装进去,用毛巾裹起来,递给了我。我想拒绝,她却塞到我怀里说:“你们打小就喜欢吃包子,带回去给孩子吃,我这里还有一锅呢,吃完了,我明天再包,你再过来吃。”
我接过母亲递过来的包子,看着她慈祥的笑容和瘦弱的身子,心里腾起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这才突然明白了今天的包子为什么这么香甜,因为里面满满的都是妈妈的味道,在母亲的眼里,无论我们多大年龄,无论我们是待在她的身边,还是行走在天涯海角,都是她永远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