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婆


■梁荣贤
  外婆姓冯名淑芳,高州西镇人,生于1930年,今年虚岁96。在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位老人中,外婆是目前唯一还健在的。
  外婆的长寿是有遗传基因的,她的母亲活到近100岁才去世,她的几个兄弟姐妹如今大部分都还健在。如果外婆不是先后动过两次手术,又摔过跤,现在肯定还可以生活自理。
  外婆身高接近一米六,留着齐耳短发,80岁前腰身都是笔直的,80岁后腰身逐年变弯。外婆皮肤黝黑,那是长年累月的日晒雨淋留下的印痕。
  外婆走路带风,做事干脆利落,因此见不惯那些做事轻手慢脚的人。外婆说话声音很大,底气十足,妈妈也遗传了外婆这一特点,那清亮的嗓子喊起来,隔几座山都能听到。
  外婆的牙齿是我见过的老人中最洁白最整齐的,早些年外婆还在织渔网,织渔网的丝线她用牙齿一咬就断了,剪刀往往是多余的。以前外婆来我们家,吃饭时总是和小孩子们抢鸡爪吃,可见外婆的牙齿有多坚固。
  外婆20虚岁嫁给外公,是坐在花轿上到的外公家。每当和我们说起出嫁那天的情景,外婆总是眉飞色舞,脸上写满了幸福。从1949年结婚,到2002年外公去世,外婆和外公一起生活了53年。外婆的娘家是做小买卖的,外婆在结婚前没有种过地,结婚后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却也毫无怨言。
  外婆不知疲倦地耕田种地,含辛茹苦把4儿2女抚养大,再把6个孙子抚养大,还帮忙带大了姑妈的3个孩子,也曾经帮忙带过我哥的孩子。她种的番薯特别好吃,新挖的番薯粉糯酥香,晾过风后则清甜醇香。每年春节我们去探望外婆,她都会装上一大麻袋番薯给我们带回家。
  除了耕地带孩子,外婆一有空闲就织渔网去卖。外婆织的渔网,针脚细密整齐,手感不粗笨也不轻薄,几乎和机器编织的一样漂亮。我上小学二年级时,有一次外婆来我们家,我央求她教我织渔网,外婆很爽快地答应了。外婆用小刀把竹片削成编织渔网的针和箄,之后手把手教我装线、起网头、打结、续线、增网眼、换针换箄。全部过程外婆只教了我一次,我居然就学会了。即使是在30多年后的今天,我仍然熟记于心,针线到手动作依然如燕翻飞。妈妈未出嫁前也会织渔网,但结婚后忙于农活,技艺就慢慢生疏了。
  小时候家里很穷,我们小孩子最渴望的节日就是年例,因为年例有好吃好喝还有好玩的。我和哥哥每年雷打不动都会去外婆家吃年例,而且是提前一个星期就去。以前交通不便,我们由大人领着步行10多公里才能到外婆家。当时4个舅舅还和外婆一起住在老屋里,荣枝舅每次都怜惜地摸着我和哥哥脸上冻裂的皲痕,带我们去西镇墟买雪花膏涂脸。
  外婆所在的村子叫竹山村,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是竹子。外婆家的年例是大年十一,年例前的一个星期,村里每天晚上都有大戏看,有真人演出也有木偶戏。外婆家人口众多,生活也不宽裕,但她总会想方设法让我和哥哥吃好喝好,因此每年在外婆家生活的那个星期成为我和哥哥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
  外婆68岁时接受了部分胃切除手术,86岁又因胆囊问题被推进手术室。术前医生说,以外婆86岁高龄,很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可外婆凭着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身体素质硬是挺了过来,术后又生存了10年,简直是生命的奇迹。
  如今,外婆已是96岁高龄。外婆的生命之树历经近百年风雨依旧坚韧。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不管遇到什么跌宕波折,艰难险阻,外婆都淡定从容地面对。祝福外婆健康长寿,和子孙共度更多的静好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