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贺渔港的早晨


梁寿禄
  位于茂名市南大门的滨海新区博贺港,三面环海,航道畅通,港池宽阔,是得天独厚的渔业良港。博贺港口有连头岭(形象蛇)和小放鸡岛(形象龟)对峙,后有大放鸡岛依附,素有龟蛇守港口,金鸡水面游之美称。
  博贺港每天清晨,镇广播站的高音喇叭播放着优美动听的歌曲,好像在唤醒人们新的一天开始了。然而,博贺镇广大群众早已开始了新的一天战斗。全镇广大妇女潮水般涌入各大渔业公司开展新的一天的工作。她们有分拣鱼货,分类鱼货,将各种鱼货过磅打成包装,再将包装好的鱼货装车,运输全国各地,供人民群众受用。
  博贺港人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从1975年开始至1978年,用三年的时间,自力更生,组织人力去放鸡岛取石头,再分配给干部、职工、居民打成碎石,组织人力去麻岗河取河沙,组织人力回填土方,一切都是人民群众义务劳动,建成了一千八百多米的顺岸码头。码头分为两段,涨潮时有十米以上水深的叫大码头,水深没有二米的叫小码头。大小码头功能不同,大码头泊大渔船,是渔货起源区,小码头是渔货集散地,每天凌晨约二点左右,大码头有若干艘大渔轮在卸鱼货。一堆堆用塑料盘装的鱼货整齐地摆在码头上,象一座座小山丘。过磅了的鱼货,车仔队马上运走,有的运返自家公司加工,有的运往小码头出售。博贺镇很多妇女做鱼贩,她们三五为组,把在大码头买到的鱼运到小码头销售,生意好时,每人每天早上能赚数百元甚至千多元。这样的经营方式人们叫“吹糠见米”。每天早上,当大码头的粗大好鱼售完后,剩下大量的小杂鱼,简称肥料鱼。这一批肥料鱼大有用处,有的运往网箱和各鱼塘养殖场,用机器打成鱼酱作养殖饲料;有的运往各大农场用机器烘干,再打成鱼粉,既可作饲料又可作优质农用肥料。博贺港大码头每天早晨天未亮就完成了鱼货交易工作,接着数支水枪抽水把大码头洗刷干净。接着大鱼轮开始补给,吸纳生产资料如燃油及生活资料,准备出海进行新的航次。
  当天蒙蒙亮,东方刚吐出鱼肚白时,正是小码头兴旺时段。博贺港周边的圩镇、村庄的渔贩子纷至沓来,有的开着小四轮车,有的开着三脚鸡车,有的开着摩托车,也有的骑着自行车,纷纷到小码头买鱼。各地的鱼贩子赶着把买到的鱼货当天售卖完,能赚二、三百元,这样的经营方式,群众叫做“打短棍”。每天早上小码头周边摆设着粥粉、面、饭、糖水和各种点心等早餐,供鱼贩们受用。小码头呈现人头涌涌,叫买声、车辆马达声、喇叭声混和交织,象正月十五花灯般热闹。小码头还有小海鱼,渔民用小艘运来的生猛活跳的鱼、虾、蟹。每天清晨博贺港小码头呈现热闹沸腾蒸蒸日上的气象。每天清晨至9时左右,热闹场面结束。抽水机和清洁工人又开始工作,清洗干净等着次日的早晨来临。
  博贺渔业的发展,带动着全镇的服务业,如饮食、运输、维修等各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博贺经济的全面腾飞。
  博贺的早晨充满了活力和勃勃生机,博贺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满怀壮志奔向更美好的明天。博贺人面向未来,在党的领导下,祈求国家和平强盛,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