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坑村的幸福新生活


■张小明
  在化州市丽岗镇东北部,藏着一个被大山捧在手心里的小村子——塘坑村。它三面环山,西倚“州之镇山”尖岗岭,北靠雄伟的玄帝岭,东枕秀丽的高坡岭,南面是一大片肥沃的田野。山上鲜花山果随处可见,四季皆可摘,是天然的氧吧。村边,一条溪水成天不知疲倦地打着转儿,溪边的砂土金灿灿、软乎乎,踩上去就像踩在棉花糖上。万历年间,黎家祖辈背着行囊来到这儿,几百年一晃而过,这个小村子不但没被时光抛下,反而越过越敞亮,成了十里八乡人人羡慕的好地方。
  尖岗岭是塘坑村的“聚宝盆”。初春,橘红花开时,整条村都是香喷喷的。立夏刚过,沉甸甸的橘红果压弯树枝,空气里全是果香。摘果的日子,村民们背着竹篓、手执竹竿,钻进林子,笑声、吆喝声混着山雀扑棱翅膀的声音,把整个山谷都吵热闹了。村里的老人们站在村口,望着漫山的果子直念叨:“老天爷疼我们塘坑人,才给了这么个好地方。”
  要说塘坑村最让人惦记的,还得是那条清亮亮的溪水。趴在溪边往下瞧,连水底游来游去的鱼虾都看得一清二楚。捧起一汪水喝进嘴里,凉丝丝、甜津津的,暑气一下子就散了。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溪水蒙着一层薄雾,岸边的老黄榄树影影绰绰,像在打盹儿;到了大中午,太阳一晒,水面波光粼粼,孩子们在浅滩上追着小鱼跑,溅起的水花里都映着蓝天白云。老辈人总说,这水养人,连岸边砂土种出来的粘米、番薯、甜薯,煲出来都比别处的香甜。
  以前的塘坑村,那可是出了名的“鸽笼”,出行相当不便。生产队时,全村总共才90多口人,泥砖房东倒西歪,一到下雨天,泥巴路踩一脚陷半腿。可再看看现在,村里户籍人口涨到五百多,崭新的楼房一栋挨着一栋,小汽车在宽敞的水泥路上跑得欢。为什么变化这么大?翻翻村里的“账本”就知道:1981年电灯亮起来,1990年电话通了,2010年自来水接到洗手盆,2014年新修的塘坑大路直通镇上,2017年建起了宽阔的文化广场,2018年建好了化州市村级图书室,2019年建好了村水渠,2023年环村太阳能路灯亮通宵……
  日子越过越红火,塘坑村的名气也跟着传开了。这两年,小轿车一辆接一辆开进村子,来考察的老板们一下车就直感叹:“山好水好空气好,简直是块宝地!”一些公司已经在村里安了家,包下大片土地搞种植、搞加工。村里的老辈人站在田埂上,满脸欢喜:“我们守了一辈子的‘穷山’,没想到真成了‘金山’!”更让人盼头十足的是,听说塘坑的溪水最适合酿酒,最近不少酒厂老板都慕名而来。要是真能办起酒厂,往后村里人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端上稳稳当当的“金饭碗”。
  现在,塘坑村的小伙成了抢手货。媒婆们打趣说:“以前说亲,姑娘家还扭扭捏捏,现在一听是塘坑的,门槛都快被踏破咯!”逢年过节,新媳妇们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聊个不停:“当初就看中塘坑山清水秀,日子有盼头!”这个藏在山水间的小村子,靠着老天爷赏的好风光,靠着村里人一股不服输的拼劲,把日子过得就像灶台上的火——越烧越旺,越活越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