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工业游,打开文旅新空间

特约评论员 蔡湛
听不到设备的刺耳轰鸣声,闻不到油气的异味,火炬上空看不到火焰与黑烟,用处理后的污水养的一池金鱼在游弋。置身逾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来自各界的市民代表,对茂名石化宏大的规模、整洁的现场和完善的环保,纷纷赞叹不已。
这是最近举办的“石化开放日”一个场景。像这样的活动,茂名石化已开展了600多次、云开放量超过300万人次,不仅有助于打破对石化工业的认知藩篱,增进对绿色化工发展的预期,而且对我们认识工业游价值,有序开发工业游,增加茂名旅游品种、打开文旅新空间大有裨益。
在当下“旅游+”融合发展潮流中,“工业游”逐渐为人们认识,从冷门变为热流,无疑是“工业游”价值的回归和挖掘。许多游人发现,企业工厂早已不是自己刻板印象中的“脏乱差”,没有机器轰鸣声大到听不到人说话,也没有尘埃飞扬的工作环境,前沿科技和智能化生产,早已让工厂焕然一新。“工业游”无论对企业和城市都具有提升形象、擦亮品牌、普及知识、沟通交流等多重意义。笔者曾跟随港澳青少年观光团参观茂名石化,从炼油装置到乙烯基地,从厂区绿化到环保设施,他们看得认真问的细致,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一位带队老师对笔者说,想不到在偏远的粤西一隅,居然有如此规模宏大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完全改变了粤西偏僻只靠农业吃饭的固有认知。在十九个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外交官员参观茂名时,笔者目睹见多识广的外交官对茂名现代化工业的赞赏。几位东南亚国家的领事说,茂名的产品在我们国家很受欢迎,希望双方经贸关系有更大发展。俗话说,眼见为实。开发“工业游”,将一次性的参观发展为常态化的旅游项目和线路,是值得探索和鼓励的,尤其是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可以加快“工业游”的完善和出圈。譬如在广州汽车制造厂,游客可以乘坐观光车,穿梭在各个车间,近距离观察从零件到整车的制造过程,加深对汽车现代化、智能化生产的体验。在柳州螺蛳粉企业文化馆,游人不仅能参观螺蛳粉生产全流程,看到从机械手抓取材料到米粉一袋袋打包,还能动手煮一碗自己喜欢的螺蛳粉。据统计,如今开放“工厂游”的企业涵盖了汽车、机械、食品、服装、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工业游”带来的知识附加值、情绪感染力和满满体验感,蕴含丰富的内涵与魅力,值得更多企业深耕这一旅游新领域。
“工业游”展示制造业强劲活力,满足游客求知欲、好奇心,兼具体验感、文化感和趣味性,“工业加文旅”空间广阔、大有可为。茂名以工业立市,制造业门类众多,开发“工业游”资源禀赋丰富。我市荔枝闻名遐迩,除了在荔枝成熟期开展果园游等活动外,加工荔枝汁饮料的工厂也应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参观荔枝清洗、处理、榨汁到调和、装瓶的全过程,品赏一杯风味独特的荔枝果汁饮料,或许为游客的荔乡游增添一份情趣。还有,食品加工业在我市蓬勃兴起,参观生猪从屠宰、分割到制成不同品种和风味的肉肠、腊味等食品的全过程,不仅让游客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识,也能促进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我市罗非鱼年产值30多亿元,目前正着力扩大内销市场。其实开展“工业游”,让人们现场参观罗非鱼从养殖到加工的过程,增加对罗非鱼从田头到餐桌的认识,对提升罗非鱼价值、扩大罗非鱼消费是很有帮助的。可见,“工厂游”是“文旅+工业”的黄金组合。当“生产空间”变成“体验空间”后,工厂有了流量和销量,游客有了高性价比的好去处,旅游链和消费链自然拉长了。因此,城市与企业携手,既搞好生产经营,又善于文旅开发,找准平衡点,挖掘增长点,不断丰富“工业游”场景,必将能打开茂名旅游多元化发展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