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

一束莲青花盘


■尧峣
  贾宝,在这不足500米的古董街上,来回已走上了5大圈。有两家的宝贝,被看好!买哪家的好呢?贾宝一时拿不定主意。因囊中羞涩,手中只有可支配的10万块钱!东家的,只能买一件;而西家的,签个合约,分期付款,可订下100万的货物。
  贾宝再走进西家。西家老板却说:“你刚走,就有几个客官看好我的藏品,都想买,但都给我回绝了,说你订了货。”
  贾宝说:“我还没下订金呀。”
  老板笑笑说:“是你的眼神告诉我,这宝贝就你喜欢!你不又回来了吗?”
  贾宝不再说话,也只笑笑。心里却说,这老板厉害!
  接着老板说:“不过这一回,你10万块拿不走100万的货,只给50万!”
  “为啥?”贾宝的心,咯噔了一下。
  “不是为啥。我这是‘聚宝盆’,生钱的印钞机呢!”
  本想说要80万的货,但又怕老板改口给30万。贾宝就习惯做个手势,敲了敲台面说:“就这么定了。”
  挑了几只古瓶和一束莲青花大盘一个,有大明宣德的款。结账60万!老板说:“超了不行。”说了一篓子的好话,老板才勉强同意。签合约,付订金,贾宝抱着这桩宝贝,往回赶。
  回家,饭不及吃,贾宝就急着约买家。但这古瓶一摆,贾宝心凉气馁,没力再捧最后的一只青花大盘了。这几个瓷瓶,甚存疑,不是仿,就是重烧的假货,但都吃不准。
  贾宝肠子都悔青了,是自己的贪心,爱听故事,才上这卖家的套。只把希望寄在,那只一束莲青花盘上了。
  细看,大盘是正货。贾宝心里说,有这只大盘,也不至于亏大本,就别想赚得盆满钵满了。
  买家如约而至,来了三个人。老主顾老谋带着收藏协会的吴老师来,是帮老谋撑眼的。另外一个买家,贾宝不认得,年纪要轻些。
  怕露馅,自个儿鉴定有假的几只瓷瓶,贾宝事先藏了起来。
  老谋说:“你不是说,进了一批货,让我们来看,怎么就一只盛菜的盘子?”
  贾宝就慌说:“给你电话后,我细看,才发现那几只古瓶不地道,就没拿回来,也就只进了这只大盘。你别小看这只大盘,大明宣德一束莲,名头大着呢。”
  说罢,贾宝拿眼睛看看仨人的反应。盘算着,两人争买一只大盘,才有戏呢。嘴挂着笑。
  让三位欣赏、把玩那宝贝,贾宝借机沏茶去。
  递上茶,看了看大家的脸色。吴老师发话说:“你的普洱是臻品,就这大盘,不咋样!”
  贾宝的脸白了一阵,又马上镇定下来说:“不可能有假,若假,一赔十!”
  呷了口茶,吴老师却夸口说:“就是你一出来,抱着这纸箱,我就知道,这盘不是大明的,抑或是个乾隆货。”
  神乎?贾宝惊呼,不看也能断代,是何种神物?吹水,吹出血来了!但还是好言说,你还是细心看,不说大话吧。
  “这书,还用点灯读?”吴老师继续说:
  “从器形、画片、釉色,首先是颜料,不
  是明的进口苏麻离青。那苏麻离青料
  的青花瓷,蓝色浓艳,银黑的结晶斑,有晕散现象。大明宣德盘,造型古朴
  典雅,胎釉莹润,纹饰新颖,青花发色苍翠,这烧制技术已达巅峰。”
  末了,贾宝急着问道:“你说了大半天,到底我这藏品,是何朝的宝物?”
  “不是早说了,仿宣德款的乾隆盘!”吴老师说。
  “不可能!”贾宝申辩说:“这青料不就有一点点发散吗?”
  “那是你久看眼花,这盘子哪有银黑结晶斑呢。不要再想当然啦,能到乾隆,就已不错了,只怕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器物达不到宣德本朝,价钱自然上不了。但贾宝却咬定要价80万,而买家最多能出30万。几个回合,也谈不拢,又说过一番题外话,就草草收场了。
  客人走了,贾宝晚饭也吃不香,拿着手机,就要联系新的客户。吴老师又折了回来。
  有点意外,贾宝说:“怎么又回来了?”
  吴老师说:“我的宝贝落在你的店里呀!”
  “你的宝贝?对,你屁股印,盖在椅子上。”
  “不说闲话了,一束莲,我买!”
  “你买?不是耍我吧!”贾宝又改口说:“老师有才,我就崇拜你的学问,‘好嘢’就卖给识货的。老师你买,给你优惠,一口价60万!”
  “60万太高了,40万吧。”
  “没60万,亏本,做不来!”
  几回的口舌,50万成交。刷信用卡,吴老师捧着一束莲青花盘,哼小调回了家。
  惊喜之余,贾宝心里咕噜道,原来陪客,才是真正的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