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荔枝文化特色服务区,探索多元经济融合发展路


周平(茂南)
  据茂名日报报道,近日,G65包茂高速(粤境段)分界收费站正式更名为贡园收费站,其配套指示标志牌、收费系统和导航软件名称已同步更改,费率保持不变。收费站的顶部重新进行了装修,融合岭南建筑特色,古色古香,与远处的浮山岭交相辉映,成为包茂高速极具茂名地方特色的标识。
  茂名素有“中国荔枝之乡”美誉,已有超过2000多年的荔枝种植历史,荔枝文化底蕴深厚,茂名荔枝享誉海内外。包茂高速贡园收费站毗邻高州市大唐荔乡文化旅游景区,其名称源于景区内的千年古荔园“贡园”。把“贡园”作为收费站的名称体现了茂名悠久的荔枝文化绵延至今,生生不息。
  从收费站的名称“贡园”到以荔枝文化为主题的柏桥服务区,都有浓厚的荔枝文化特色。3月31日,广东首个以荔枝文化为主题的开放式特色服务区——包茂高速柏桥服务区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将于4月投入试运营。作为广东“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柏桥服务区创新探索“交农文旅商”多元经济融合发展模式,推动高速服务区从传统“歇脚地”升级为全域旅游“打卡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柏桥服务区离贡园收费站只有两公里,离中国荔枝博览馆更是只有几百米。服务区四周万亩荔林环绕,以“荔乡水韵·一枝独秀”为设计主题,建筑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与岭南风韵,楼宇、景观、人文相得益彰,将成为荔乡的又一打卡点。西区服务楼以“破壳荔果”为造型灵感,是服务区建筑最大亮点。晶莹剔透的玻璃穹顶兼具荔枝果实的质感与现代建筑科技感,穹顶采用直径24米的曲面弯弧超白玻璃,透光率达90%以上,兼具隔热、抗冲击性能,内置智能温控系统,让游客四季尽享通透舒适的休憩空间。
  从荔乡高空俯瞰,全长约660米的柏桥服务区天桥犹如空中划过的优美弧线。天桥以“荔枝枝蔓”为设计意象,桥身如枝蔓蜿蜒,串联东西两区,是全省首座连通两侧服务区的人行天桥。景观天桥不仅颜值高,而且悬跨高速,连接国家4A级景点大唐荔乡,实现了服务区与周边区域的有机联通,目前,柏桥服务区周边已拥有众多景点,包括中国荔枝博览馆,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中共茂名市委党校新校区,知青饭堂,甜蜜蜜酒店,荔枝乐园,以及根子贡园、红荔阁、荔枝广场等。服务区高标准打造为集“交农文旅商”于一体的荔枝文化展示厅、会客厅、体验场,以点带面突破助力“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
  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的日益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旅途中的重要节点,其功能与品质直接影响着出行体验。柏桥服务区的升级提质,不仅是地方荔枝特色经济发展的缩影,更是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生动体现。这一举措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出行服务的期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示范作用。
  柏桥服务区的升级提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好心服务理念。传统的服务区往往功能单一,仅能满足基本的加油、如厕、餐饮等需求,而升级后的柏桥服务区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上实现了全面优化。柏桥服务区将茂名荔枝、非遗文化、科技产品引入商业空间。岭南园林风格的裙楼集餐饮、文创于一体,连廊亭阁与瀑布流水相映成趣。服务区呈现茂名荔枝特色产品和文旅元素,打造了集购物、休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空间,让旅客在短暂停留中也能感受到地方文化的魅力。这种以旅客体验为核心的服务升级,不仅提升了出行品质,也增强了服务区的吸引力。
  柏桥服务区的提质升级是对茂名“交农文旅商”多元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探索。高州作为广东省重要的农业和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服务区通过引入地方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为当地特色产品提供了展示和销售的平台,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同时,服务区还通过文化展示和互动体验,将高州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融入其中,成为宣传地方文旅资源的重要窗口。这种“服务区+地方特色经济”的融合模式,既丰富了服务区的功能,也为茂名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柏桥服务区的升级提质不仅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旅融合提供了新思路。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公共服务设施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与变革,以旅客需求为导向,以地方特色为依托,打造集服务、文化、旅游、经济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为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