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赏花经济“常开不败”

王平生(电白)
花开醉游人,共赏春美景。周末笔者和朋友去市民公园赏花。只见现场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同样在信宜、高州等很多地方的山岗、坡地、道旁、溪边等处,都可见黄灿灿、绿油油的花海,当中有李花、荔枝花、龙眼花、油菜花、紫荆花等,人在花丛笑,百花丛中觅春乐、荡春心。
这样的赏花热潮,无疑为“赏花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信宜高州的花海附近,叫卖熟食、快餐、水果、矿泉水饮料等生意红火。市民公园在最热闹时候往往有日夜摆档的火爆场面,同时还有劲舞和飞歌。这让我们看到赏花游模式背后巨大的潜力,如何把赏花游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值得各方思考。
让“赏花游”常开常新、活力涌动,首先要立足赏花经济的特点和趋势。要精心布局四季花种,培育优良植物花卉品种,尽可能巧妙地延长花期。花园要在丰富花卉种类下功夫,不仅要种植梅花、紫荆花,还种植樱花、海棠花、荷花等,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赏。发展“赏花经济”必须打破季节限制,把“一季春花”变成“四季如花”,变一“花”独秀为“花”样百出、百花争艳,花丛长驻才能将单一的美丽转化为多样持久的绚烂。
若想让季节性的“赏花经济”人气更旺,还需在“花外”多下功夫。可以结合当前“赏花经济”发展的趋势,创新“赏花+”模式,“牵手”吃、住、行、游、购、娱,融出消费新业态、新场景,让“赏花游”向体验文化、融入自然的“沉浸式”游玩方式转变,不断丰富市民游客的赏花体验,增强“赏花经济”的吸引魅力和竞争力。如有的地方开辟“开往春天的飞机”航线,让赏花经济和低空经济相互叠加,吸引了大量游客,生意十分火爆。由此可见,想要“赏花经济”长盛不衰,就必须依靠新业态、深度体验以及数字化的支撑,围绕“可游可赏、可听可看、可品可尝立体视听”等目标,以“赏花+”为核心,融合多种业态,积极开发消费新场景,不断延长赏花产业链,增加赏花附加值和产业链条。
踏春赏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伴随而生的“赏花经济”是一场与自然花丛相拥的浪漫奔赴,也是城市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在花海里,要以科技与创新为笔,绘就四季繁花长盛的美景;在花海外,凭多元融合为墨,书写消费活力释放的篇章。我们期待,各地秉持花里花外常下功夫的理念,打破局限、创新模式,让赏花经济不仅开在当下,更能“常开不败”,成为推动文旅发展、乡村旅游和促进消费升级的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