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茂名印记
为祖国橡胶事业作贡献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全国掀起了一场如火如荼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其时,全省各地1200多名知识青年先后来到化州建设农场。他们告别父母,离开繁华的都市,扎根偏远的粤西农场,与工人们一起开荒种胶树,一起学习“毛著”,一起学习橡胶种植、管理知识。与工人们同甘共苦,战天斗地,抛洒汗水,为“结束洋胶进口”的历史,废寝忘食,披星戴月,谱写了一曲曲奋进的青春之歌,为农场的第二代橡胶园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农场建设的丰碑永远闪烁着他们鲜为人知的名字。
由于历史久远,这幅照片已经泛黄模糊了。但依稀可以看出,一群风华正茂、英姿飒爽的女知青,头戴矿石灯,腰系割胶刀,脚穿高筒雨靴(胶林常有毒蛇出没,为防蛇咬),各人挑着满满一担胶乳,正豪情满怀走出胶林。她们凌晨两点起床,匆匆吃过早餐,便进山割胶了,一直割到8点多钟才停下来。在胶林稍事休息,等到胶水停流了,开始收胶水,然后挑回连队,其时已是11点了。其艰辛的程度可想而知,但此刻她们的脸上没有一丝倦容,没有一丝苦意,而是笑意盈盈,笑语荡漾,昂首挺胸。也许,此刻她们的心中,正洋溢着一腔激情:巾帼不让须眉,女子能顶半边天。为祖国橡胶事业作贡献,再苦再累心也甜!
文/陈冲
图/化州建设农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