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茂名观察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助力“百千万工程”


朱尧(化州)
  据茂名日报报道,电城镇抢抓“百千万工程”发展机遇,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深入挖掘镇村特色优势,奋力开创镇村协同一体发展新局面,推动“百千万工程”出新出彩。抓住特色和优势,确实是各地推动“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
  茂名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祖祖辈辈通过辛劳耕耘,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既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塑造了独特的山水风貌。这些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正是我们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所在。我们应当因地制宜挖掘新思路,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壮大地方特色产品,丰富我市高质量发展元素,打造特色品牌,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目前,我市已有化橘红、荔枝、龙眼等农产品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这些特色产品凭借独特影响力,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以化橘红为例,化州多个镇区建立生产基地,配套加工企业,通过举办文化节推动产业升级,产品不仅畅销省内外,更远销海外市场。这颗“南方人参”近期在北京市场引发关注,“药食同源”的新定位更拓展了发展空间。高州则通过多年实践,在香蕉、荔枝、龙眼等水果产业中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服务体系,显著提升果农积极性与经济效益。信宜三华李、电白沉香、茂南罗非鱼等“一乡一品”项目,同样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作为粤西农业大市,我市农产品品类丰富、各具特色。农村发展需立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通过打造特色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在激烈市场环境中占据优势。实践证明,“一乡一品”战略已催生多条特色致富路径。若能进一步挖掘产品文化内涵,在花期举办赏花节、丰收季组织采摘活动,依托加工企业开展工业旅游,将形成“农业+文化+旅游”的叠加效应。如化州连续举办多届化橘红赏花节,高州在荔枝龙眼成熟期推出采摘体验,这些创新举措既提升产品知名度,又延伸产业链条。相关部门若能结合产业特点策划特色活动,必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相信,我市通过持续培育特色农产品、提升产品内涵与质量,以特色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定能为“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实支撑。期待各地立足资源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