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在记忆深处的元宵灯谜


谢秀凤
  元宵节是我国接踵春节而来的一个重要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作为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为庆祝一年复始、大地春回,全国各地闹元宵的活动异彩纷呈:出门赏月、燃放烟花,竞猜灯谜、共吃元宵……尽显民众祈祷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
  记忆中的元宵节,除了甜糯的汤圆齿颊留香外,最令我难忘的是镌刻在脑海深处的猜灯谜了。我刚上初中那年,寒假一到,兼任班主任的语文老师便给我们布置了一份特别的寒假作业——收集元宵节猜灯谜的内容,回校进行一次猜谜比赛。那时不像现在需要知道什么,可直接上百度搜索,甚至寻求Deep
Seek帮助,瞬间就可解决问题。也许是担心同学们难以完成任务,走出教室门口,班主任把我叫住,叮嘱我一定要做好榜样,一因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二则因为我家住在圩镇,容易观看、参加公社举行的春节文艺活动。为了不辱使命,元宵节晚上吃过汤圆,我便拿起纸笔,迅速占据猜灯谜现场的有利位置,抄下所有谜面,翘首等待谜底。猜灯谜的现场虽然不及舞龙舞狮、演唱木偶戏等节目热闹,可谜面涵盖面广,吸引了不少中小学教师、机关干部等有识之士前来挑战,他们对谜面兴致勃勃的分析令人脑洞大开,受益匪浅——“一群小白鹅,扑通跳下河。”(打一食物:汤圆);“十女共耕半边田”(打一字:妻);“上不在上,下不在下,人有它大,天没它大。(打一字:一);植树(打一字:亲);河水迂回(音乐词一:流行曲)……这些显浅点的谜面,很快就被围观者揭去领赏,剩下的难度越大越引人注目,争议声、认同声、赞许声汇成一首动听的旋律,催人深思——“10个阿拉伯数字中,哪个数字最勤劳,哪个最懒惰?谜底:1 最懒惰,2 最勤劳(一不做二不休)”;“我花开后百花杀(猜毛主席诗词一:独立寒秋);“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猜毛主席诗词一:欲与天公试比高)”;“火烧赤壁(猜词牌名一:《满江红》”;“节省开支(猜字一:卉)”;“泪(猜成语一:颠三倒四)”……让人绞尽脑汁的猜谜,谜底呼之而出时的成就感妙不可言,作为旁观者的恍然大悟也是收获满满的。
  那个元宵节的灯谜,有的还是我后来求学旅途中才弄明白的呢,例如“刘邦笑,刘备哭(打一字:翠);“对联字谜:上联:香残日落,了却凡心一点(秃)下联:炉熄火尽,须把意马拴劳(驴)”;“可怜天下父母心(补出上一句:殚竭心力终为子)”。这“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诗句,读了与慈禧太后相关的历史才知道,慈禧母亲七十大寿,因没时间给母亲祝寿,除让侍卫送去许多礼物外,还附有一幅书法,上书: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融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谜语迷人,开发人的思维能力,元宵节猜灯谜,一份永远无法割舍的执着与期待。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时下的元宵节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这个节日传承中镌刻在灵魂深处的元宵节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