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下的北京记忆


■劳小颖
  1月18日,冬日暖阳如同一位温柔的旅人,穿过云层缝隙,轻洒在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北京。阳光轻抚着古老的城墙,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也照亮了我们心中的期待。这一天,我们穿梭于知识的殿堂、历史的长河与文化的宝库之间,经历了一段充实而难忘的旅程。在这温暖的阳光下,我们仿佛与这座城市进行了一场心灵对话,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美好。
  上午,我们在顺义区瑞贝庭国际酒店会议室里,开启了一场关于三全育人下中职德育体系构建的专题学习。窗外,北京的冬日景色静谧而清冷,而室内,却是一片知识的海洋,波澜壮阔。专家的讲解如同春风拂过心田,深入浅出,让我们对中职德育体系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一刻,我们仿佛站在教育的前沿,思考着如何用知识和理念去塑造未来的希望。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笔记本上,文字与光影交织,记录下这一天的起点。
  中午,我们前往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开启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之旅。纪念馆内,历史的痕迹清晰可见。那些泛黄的文件、斑驳的物件,仿佛在诉说着百年前的风云变幻。我们驻足、凝视,感受着先辈们的热血与执着。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心中不灭的信念之光。
  参观完纪念馆,时间已接近下午三点半。我们不敢有丝毫耽搁,因为下一个目的地:国家博物馆——正静候着我们。我们五人迅速在纪念馆门口集合,叫了一辆六座出租车,朝着国博的方向疾驰而去,期待能在闭馆前一睹它的风采。
  四点钟,我们抵达国家博物馆,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什么展品都可以错过,但一定不能错过国博的镇馆之宝——明朝孝端显皇后凤冠。凤冠,作为中国古代宫廷的象征,承载着无数的传奇与奢华。这顶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共镶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一百多粒、珍珠五千余颗,翠鸟羽毛点翠。金翠交辉,富丽堂皇,丝织工艺及金属制作工艺可谓无与伦比。然而,面对长长的队伍,我们意识到时间已经不够。队伍像一条蜿蜒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我们心里清楚,排队等待是不可能的了。“要不我们挤进去匆匆看一眼?”有人提议。于是,我们跟随着人群的节奏,小心翼翼地挤进了凤冠展区的边缘。人群摩肩接踵,我们几乎被挤得透不过气来,只能远远地、匆匆地看了一眼那顶凤冠。它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美得令人窒息,也让我理解了什么叫“旷世之美”。我们来不及细看,只能在心中默默感叹它的华美。
  离开凤冠展区时,同事友友突然发现自己的帽子不见了。她调侃道:“看了凤冠,却丢了帽子,这帽子就是我的‘凤冠’啊!”大家哄堂大笑,但心底都有些失落。毕竟,国家博物馆声势最大,文物数量最多,展厅豪迈,布展精致。参观时间却如此仓促,我们来不及细品每一件展品,便匆匆赶往早几天预订的国博特展。而且,国博门票价格不菲,每人120元。我们没能充分欣赏到更多展品,心中难免有些遗憾。
  离开流光溢彩的凤冠展区,我们查看手机才发现,之前抢到的国博特展门票各有不同。我和两位小吴同事抢到了《美的多元——古希腊艺术与生活》,友友和娜娜则拿到了《俄宴风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藏饮食文物精品展》。虽然不能一起进入同一个展馆,有些遗憾,但这也让我们各自开启了独特的艺术之旅。
  我们三人一路小跑,穿过多个展厅,终于赶在清场前进入了《美的多元——古希腊艺术与生活》展馆。馆内游客已经稀少,仿佛整个空间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我们与古希腊艺术的对话。广播里传来清场的提示,但我们依然沉浸其中,不愿错过任何一件展品。直到工作人员的提醒,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走出国博,眼前的一切瞬间让疲惫与遗憾一扫而空。夕阳如一位温柔的画家,用金色的画笔在天空中勾勒出一幅绝美的画卷。阳光洒在古老的建筑上,每一砖每一瓦仿佛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色光辉,而天边的云彩则被染成了绚丽的橙红与紫罗兰交织的色彩,宛如梦幻般的仙境。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所有的喧嚣与匆忙都被这宁静而壮美的景色所包容。我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屏住呼吸,用相机定格这稍纵即逝的美景。夕阳的余晖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柔和,仿佛是这座城市给予我们这一天最温柔的慰藉。
  夕阳西下,我们五人沿着长安街漫步,不知不觉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广场上早已聚集了许多人,大家都在等待降旗仪式。尽管人群熙熙攘攘,我们无法靠近旗杆,但那份庄严肃穆的氛围依然感染着每一个人。我们耐心地等待着,直到降旗仪式结束,广场上的灯光亮起,人民大会堂在夜色中闪耀着光芒。
  我们在广场上逗留了很久,直到晚上九点多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那一刻,我们忽然觉得,这一天的经历,哪怕只是匆匆一瞥的凤冠、失落的帽子,甚至是那漫长的等待,都成为了我们记忆中最珍贵的部分。
  北京,这座承载着无数故事的城市,用它独特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美好。从瑞贝庭国际酒店的专题学习,到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的庄严参观,再到国家博物馆的瑰丽艺术,这一天的每一段旅程都如同冬日暖阳,温暖了我们的心灵。而这一天,也成为了我们心中最温暖的风景,永远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