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百千万工程


罗本森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部署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实践途径,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战略方向和行动纲领。
  农业上不去,农村难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难以实现。农业如何深化改革呢?必须着力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促持续。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特色的农业进程,亟需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深耕细作。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原则,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逐步唱响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主旋律。立足本地独有的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将农村资源禀赋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了一批特色品牌。依托县域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努力构建新的产业格局,持续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往深里做、往细处做,大幅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必须推进农业结构的深度调整,转变农业的经营方式。按照“做稳战略产业、做强畜牧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做活新兴产业”的思路,重点在壮大林业、水果、药材、蔬菜等多种种植的同时,提升禽畜、水产等养殖业。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调整结构不是简单地多种菜、多种水果,要以“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的发展思路,重点壮大龙眼、荔枝、三华李、香蕉、药材、蔬菜等种植,提升山地鸡、氹仔鱼、肉猪等养殖。对这些产品做大做优,并培育品牌、提升质量。着力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基地建设。并要开辟电商物流新道,拓宽销售空间,提高整体效益。这样农业结构由内部优化和内外联动调整,打通农产品的转化、加工和流通等环节,使农业向深度和广度推进。
  必须着力降低农业的生产、流通、营销的成本。重点在施肥、病虫害防治上推广新技术,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既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把生产成本降下来。通过开展专业化、规模化的服务,降低农业的服务成本,实现节本增效。要以加工转化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如将大米、小麦、玉米等加工粉条、糕点等产品,转形式投入市场,契合消费者需要。把农产品做特做优做大,使品质大幅提高、品牌趋向高端、产业链全面延伸,促使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必须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到推广应用实行“一体化”。将技术研发、成果扩散、产品商业化、产业化串珠成链,让各种要素、平台、主体相互协同、相互支撑,把科技创新的策源、转化、服务融为一体,形成成果转化全链条。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从而形成新质生产力。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研发、与企业协同研发等,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契合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筛选出可转化的农业科技成果,将成果供给方、需求方等各方力量有机联结,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要为中小企业提供实验技术的二次开发和中试熟化等研发设计外包服务及中试验证服务。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注入生产,全面提升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
  必须善于把产业进行有机融合,实行多元化发展。特别是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单一农业向多元农业转变,粗放经济向效益经济过渡,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尤其是乡村旅游连接一产和三产,能够直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应当大力发展。要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辐射作用,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进一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将农业的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全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
  必须推进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现在我们国家农业机械化进步很快,但普及度还不高,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大力宣传,大力推广。如茂名推进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农业,利用“互联网+”、5G技术、云技术等数字农业技术,使到“耕种管一体”,无人驾驶拖拉机,不仅可以无人驾驶春耕整地,还能无人驾驶机插秧。集合了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的病虫害预警,通过虫脸识别系统引诱害虫过来拍照,系统识别害虫身份,利用气候检测系统,通过空气流动抓捕空气中的病原菌包括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等。预警后指导农民科学防控,不滥用农药,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机械化,无人化的农业生产,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既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为农业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必须弥补制约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既要补农业基本建设之短,持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又要补农业生态环境之短,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要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打造集生产、加工、展销、科研教育、观光旅游、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相融的综合体。为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注入新的动力,从而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作者单位:信宜市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