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火权:独特诗风 悠远韵味

郭逸竹是近年来茂名诗坛崛起的新秀,写诗十余年,就从市作协会员,到加入省作协,今年又加入了中国作协。这一路走来,见证了她在文学创作上的一步步成熟。现在,她的新诗集《踏雪行》又出版,确实可喜可贺!从这本新出版的诗集,我们可以从中窥见郭逸竹诗歌的艺术特色。
独特的诗风。郭逸竹在诗歌创作路上,经过不断探索,不断实践,逐步形成了不同于他人的风格。这种诗风就是委婉、含蓄、细腻,而且饱含深情。她具有深宛超妙的诗人气质,写出来的诗篇,非常注重意象词藻的刻意锤炼,注意节奏韵味的苦心经营。读逸竹的诗,就如在倾听着飘忽深幽的心之声、溪之影、梦之花,有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美的享受。
如《弹琴》,“无尽雨,无尽夜/弹流水/春花皆落去/而流水还在帘外,与风共对”。在诗人的笔下,有快乐,愁绪,知音和流水相融,有我之境得到充分的体现。这种风格,用“唯美”“华丽”和“抒情”来形容,显得比较贴切。
蕴含深厚的艺术意境。可以把郭逸竹的诗所写的意境,归纳为“古典美、风景美、人性美”,诗人通过妙用不同的意象,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因而使诗的意蕴深厚,内容丰满。如《尽日寻春》这首诗,虽然只有5行,但里面有多个意象重叠。“已落尽半生。花枝上的景象/谢流水,谢星月”,这是把“春花”和“流水”“星月”的意象叠加,产生令人向往的遐想。“用一身空白相见/身后余下一地的辽阔,盛放了/隔山的鸟鸣和花香”,大地辽阔,春和景明,听山中鸟鸣,嗅山中花香,一幅美妙的春日图景。这样的例子,在诗集中比比皆是。
体现隽永悠远的韵味。郭逸竹的诗,非常注重抒情,如《打开春天的人》,“那只小花猫饥饿冷缩发抖的低鸣声/落在祖母二月的怀抱/同一个春天,祖母也接下在屋角那只/蜷缩着气若游丝的小黄狗”,祖母慈悲的心怀已然展现在读者面前,把“春天”这个意象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可以是祖母那深沉的爱,是人性温暖,是包容和爱,是世间万事万物。正如诗人在后记中说的“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诗歌对我来说,亦然。”
(何火权:茂名市纪委监委宣传部原部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