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明: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诗人

茂名是一个诗歌火种蓬勃燃烧的地方,无论是诗歌创作还是诗歌评论,都比较突出,可以说是走在广东前列。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茂名产生了很多有影响力的诗人。
郭逸竹是一位新锐的诗人,在短短两年时间便出版了两本诗集《风过蔷薇》《踏雪行》,这是非常惊人的。不但数量大,质量也高,说明了这位诗人是有备而来的,是长期日积月累的结果。
第一,郭逸竹的诗歌中有一种特别令人感到亲切、感到享受的一种意境之美。这种意境之美是她长期受到古典诗词的渲染而转化为现代诗歌表达的一种结果。你读她的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画面感很强,读时感到身心愉悦、精神舒爽。这种意境之美塑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的审美空间,表达了宁静致远的生命哲学,有着物我合一、人与自然相互融洽共处的这样一种精神底蕴。作为一个当代诗人来讲,这一点很值得肯定。
第二,她的诗歌有一种让人感动的情与义。对于亲人、好友、身边人,包括对于大千世界,她总是以这样一种友好的目光,和他们和平共处,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上面。这种情义在她的诗歌中体现得非常鲜明,这是一个有情有义的诗人,是一个爱生活爱自然的一个诗人,所以你读后会感到非常的亲切,非常的温暖。
第三,从小的技巧上来说,诗人在词语的表达上,也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例如说善用动词,你看这个书名《踏雪行》“踏”行”用的都是动词。诗人在诗歌中对词语意义的有效调动也很成功,比如大与小的转化,轻与重的调配,有时候大词小用,有时小词大用,有时轻词重用,有时重词轻用,这使她的诗歌显得气韵生动,富有感染力。
总体来说,郭逸竹向我们提供了充满温度、充满情怀的诗歌,她让我们借助诗歌这种文体再一次去审视世界,审视我们的人生,审视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们可以带着这样一种充满了光亮、充满了情意的目光,来重新看待所有的事物,很美好,惬意。
说到不足的话,我觉得诗人不一定把所有的诗歌都写得那么的和谐、静谧和安详,她还可以写出这个世界的骚动与复杂,让诗歌充满更多的张力,更具有深长的意味。
(张德明: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比较文学博士、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