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后,心理调控不容忽视

吴征远(高州)
漫长的暑假即将结束,新的学年马上开启。面对新的挑战,我们要做好相应措施,确保开学工作有序进行。在各项工作中,开学前后的心理调控至关重要。
开学与假期不同,前后几天特别忙碌。开学前一两天,一般学校会提前召开教师会议,布置各项工作。一些小学教师甚至要提前回校做好校园清洁、搬好台凳并提前备好一周的课,工作量相当大。所以教师首先要在假期结束前几天合理安排时间,关键是要休息好,为开学前后的繁忙工作做好思想和体力上的充分准备。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返校后,若有接送任务,漫长的辛苦日子又来临了。个别家长既要早午晚接送,又要买菜煮饭做家务,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如果孩子调皮,在学校爱捣乱,被学校约谈的可能性会很大,那就更耗费时间了。所以家长们也应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为避免因情绪变化而出现意外,学生的心理调控工作可谓学校开学工作的重点。若做得不够或有所疏忽,可能会引发悲剧,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做好了,学校整个学年就能安全、文明地度过,更有利于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在开学前后的心理调控工作中,学校应采取扎实有序的方法,为新学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开学前,学校应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摸底调查,告知家长及时监管孩子提前适应开学后的生物钟,督促孩子完成暑假作业,管控孩子外出的安全。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和家长应密切关注其情绪变化,若有异常,应立即给予心理援助,将心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开学后,特别是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如想家、厌学等,这些都要靠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多关心、多爱护学生来解决。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措施正确有效,开学前后学生的心理状况问题就会得到完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