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从《黑神话:悟空》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梁媛婷(化州)
近日,国内首部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经推出,便以其精湛的美术表现、优秀的游戏设计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巧妙运用火爆全球。近日,“茂名发布”平台解锁《黑神话:悟空》茂名视角,基于浮山岭、水东湾大桥、宝光塔、小东江等城市景观,制作了致敬该部3A大作的系列AI图片,再度引起人们对于国产游戏、国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和热议。
文创产业的发展彰显了文化自信。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可挖掘、可利用的素材,堪称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而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经济效益相结合,能够带来更大的文化附加值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一产业的发展,不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新和创意的方式展现新活力,进一步激发了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还让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推动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黑神话:悟空》的火爆正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的有效体现,展现了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创产业的巨大潜力。
文创产业的创新打造了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领域内主要表现为核心技术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方式,催生出新的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品,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黑神话:悟空》的火爆,除了基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运用外,更重要的是以强硬的技术实力和高质量的精美制作填补了国内3A游戏的空白,尤其是在视觉效果和游戏体验方面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对我国游戏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也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鼓励更多的创作者和文创企业从文化传承、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不断深耕,推动本土文化与科技创新互促共融,打造更多文化底蕴深厚的高质量文创作品,不断满足群众对文创产品的新期待、新要求。
文创产业的发展推动了高质量发展。在新形势下,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释放新动能,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有利于带动旅游、服务、贸易等产业,从长远来看还可以向制造业、农业等传统产业延伸。如《黑神话:悟空》制作团队到全国各省市36个景点进行实地考察、精细还原,让许多人因此萌生了前去打卡的冲动。而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借机推出了“跟着悟空游山西”的活动,引导大家到晋城玉皇庙、隰县小西天、朔州崇福寺、忻州佛光寺等地参观文化古迹,推动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旅客流量,将有效带动当地文旅市场的发展。
茂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好心文化、滨海文化、冼夫人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资源丰富。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进程中,要依托茂名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着力打造更多的优质文创产品,助力实现茂名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大力引进文创企业,积极培育更多高素质的文创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不同,大多由中小企业承担,企业存在规模精简、人员素质高、年轻化等特征,甚至有很多“一人公司”。因此,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以及提供的咨询服务对于推动这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如北京市丰台区发布《丰台区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重点吸引新媒体、数字出版、互联网文化信息服务以及创意设计等产业领域文化企业,着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培植企业高质量发展“沃土”。此外,文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加强扶持和积极培育人才,可以有效促进文创产业的发展。韩国动漫产业在短短几年内获得高速发展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十分注重培养和扶持相关的专业人才。所以,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文创产业发展第一关键资源的理念,做好人才的优选、培养、使用和储备等工作。
二是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助推产业创新的驱动力,也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本地企业只有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才能成为满足市场更新迭代需求的新质生产力。我们要采取政策激励、资金扶持、加大人才引进等措施,打造和扶持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文创企业,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对关键技术、核心内容进行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创新动力。
三是要深化文创IP打造,以文创IP带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近年来,各地纷纷依托本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特色文化IP打造,如哈尔滨的冰雪IP、山东的好客山东IP、广西柳州的螺蛳粉美食IP等等。这些具有区域特色文化IP的打造,已经成为文化与旅游行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对当地文旅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茂名之前依托本地的好心文化和冼夫人文化打造了动漫剧《好心宝宝之冼夫人》以及电视剧版和电影版的《谯国夫人》,这些文创产品不仅代表了茂名独有的历史和文化,也能够提升本地旅游产品的识别度、知名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参考《黑神话:悟空》把名胜古迹还原到游戏场景中的做法,通过动漫、游戏、电影、电视剧、微短剧、短视频等形式把更多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特色产品等元素融入其中,持续深化本地文创IP的打造,更好地满足文旅传播对深度、质量和内容的要求,打造出独特的文化旅游线路。重庆为十二个特色温泉拍了专属微短剧《温度》,山西推出了文旅奇幻系列短剧《心灵奇旅》,有效带动了相关旅游目的地的热度。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