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夫人文化研究

地方志记载冼夫人为电白丁村人是指旧电白还是新电白


郑显国
  明朝成化三年九月至四年是新旧电白的分界线,因为从成化三年九月始,电白迁治至神电卫(今电城镇),至四年初迁毕。旧电白成为历史,新电白开始新篇章。
  从此电白、茂名二县地域发生重大变动。迁治前的电白称旧电白,其地域北起今高州木头塘(荷花、东岸),南至今电白的博贺、爵山,迁治后的电白称新电白。原电白县的北部地域六个乡(从木头塘至云潭)朗韶、地安、怀德等划入茂名县(大概是因旧电白县南北过广、治所南迁后政务活动各方面带来许多不便),而茂名县的南巴县故地(从沙院、羊角至麻岗镇)划归新电白。可见,旧电白县地域既包括今高州市的云潭至木头塘、东岸镇部分,又包括今电白北部、东南部分的博贺、爵山、电城、树仔、马踏、岭门、观珠东部山区、沙琅、望夫、黄岭、罗坑、那霍等镇。新电白即是今电白(含滨海新区等经济功能区)。说某人是旧电白人,则他有可能是今高州北部、东部人,也可能是今电白北部、东南部人。说某人是新电白人,则是指今电白人,与今高州北部、东部无关了。
  查现存的《广东通志》、《高州府志》、《电白县志》均是电白县迁治后所编纂,如现存较早时间的明万历《高州府志》是在电白迁治神电卫一百多年后所撰,对冼夫人的出生地,该志明确记载:“电白县:冼夫人庙,城北长乐街西巷中,又有山兜娘娘庙,即夫人所生之地。”清代的省、府志都一致记载:“电白县:谯国夫人故里在城北十里山兜乡丁村。”县志记得更多,更具体。编志修史有个规则,即是历史地名是按编修史志年代时的名称,而不是按历史人物生年时的地名来撰写的。按此规则,明万历《高州府志》所记的冼夫人的出生地是当时的地名,而不是冼夫人生年梁、陈、隋时的地名(连江)称谓来撰记的,故明清的省、府、县志所指的电白是新电白,即今电白。打个比例,如茂名地区的抗日将领邓龙光、陈沛原是茂名县人(出生时地名),其家乡于1958年改属茂南区,现在编志写文章称其为茂南区人,也可在括号里注明原茂名县人。这是按历史学规则行文的。
  按此规则的道理,地方志所说冼夫人故里的电白是今电白,有三点理由:一是地方志所指的冼夫人故里所在地是县而不是郡,这就排除了是指梁陈时的电白郡的可能性;二是明成化以前的电白郡县城长坡北十里自古没有山兜丁村的地名,今电白电城镇(原县城)北十里多自古以来就有山兜丁村的村落,所以又排除了是指明成化前的电白县的可能性;三是梁、陈、隋三代还没有神电卫,志书所说的长乐街西巷等街名是电白县迁治神电卫建新县城后才有的街名。故此,志书所载的县城,明显是指新电白的县城,即今电白(滨海新区)的电城镇,而非明成化三年前至梁、陈、隋时的郡、县城长坡。由此可见,历代地方志所载的冼夫人故里山兜丁村是在今电白的电城镇,而不是在电白郡、旧电白县(茂名县今高州)的长坡。这是无可置疑的历史真实。
  (作者系茂名市政协文史专员、茂名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