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情,照见时尚美

——观粤剧电影《谯国夫人》有感


按语:粤剧电影《谯国夫人》于全国上映后,引起广大影迷的高度关注,茂名网推出由茂名市文联组织的一组《谯国夫人》影评文章,以飨读者。


苏铁
  烁玉流金的七月,粤剧电影《谯国夫人》在茂名影剧院火热首发,影院1100个座位座无虚席,110分钟内掌声和赞叹声不绝于耳。当灯光亮起屏幕暗下时,曲终人未散,人们一步几回头,留下一串不舍的脚印和会心的感慨。
  粤剧电影《谯国夫人》不负期待,带给我们很多惊喜。
  惊喜一:咏唱人情美人性美,丰富的细节展示最能打动人。
  人情美和人性美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更是人类共有的人性深处最美好的精神和情感。粤剧电影《谯国夫人》以“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传奇人生为题材,融入众多的茂名场景和文化元素,采用倒叙和插叙的叙事手法,展示冼夫人爱国为民、积极向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精神品质,处处彰显人性美和人情美。
  影片的故事框架恢弘,主题深刻,但最能打动人的却是那些丰富的细节,尤其是主角出色的眼神表达技巧,让观众一秒入戏。
  开映伊始,镜头就推回到了岭南百越部落混战的黑暗时代,少女冼英看着一个部落女孩在纷飞的战火中独自哭泣,满眼关切,眼看部落女孩遭遇危难,毫不犹豫地纵身跃起,以娇躯作肉垫,让部落女孩毫发未损地跌进自己怀里。
  看着哥哥冼挺贩卖奴隶时的满怀忧虑,看着哥哥对自己见死不救时的悲切绝望,看着哥哥终于觉悟、蜕变成长后的安慰欣喜,冼英用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演活了很多台词无法表明的情绪。
  在纷乱的年代,冼英遇到了一眼万年的冯宝,主动带上彩礼,带着俚族女孩的热情奔放和所有女孩的娇羞可爱,上门求亲,那会儿的她,眼里流转着闪烁的星光,向世界宣告对爱情的憧憬和忠贞。
  为表达对陈朝的忠诚,冼夫人主动把自己唯一的儿子——九岁的冯仆送去朝廷当质子,与孩子生离死别时,眼里流出的泪和痛,让观众隔着屏幕也能感同身受。
  当面临家与国的取舍抉择时,冼夫人眼中的专注和坚定更是让人动容,过目难忘。
  总而言之,影片无论是对家国情怀还是对儿女情长,所表现出来的尊重和关怀,很多细节彰显出的人情美和人性美,这些人类的永恒追求,在这个夏天汇聚成一股热流,奔腾不息。
  惊喜二:传承大国传统文化,各方在不断调整方向,与时俱进。
  为南粤大地所熟知的冼夫人故事距今约1500年历史,见证广东沧桑巨变的粤剧距今约500年历史,时至今日,两样古老的艺术样式仍在焕发新的魅力,呈现新的生机与活力,其经验值得考究和提炼。
  当下年轻人接触粤剧的渠道少,普遍认为粤剧剧情拖拉,节奏慢,很少有人主动选唱粤剧。面对困境,珠江电影集团和广东粤剧院在与时俱进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行,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探索中国戏曲电影的创新之路,同心协力打造“粤剧电影创新三部曲”,粤剧电影《谯国夫人》是其中一部。
  影片采用新的形式,把粤曲当做小插曲穿插故事中,像幽雅经典的《春江花月夜》和细腻哀婉的《妆台秋思》等名曲,于剧情发展需要时适时唱起,片头曲《天下一心》更兼具戏曲与摇滚的奇妙融合,让人耳目一新!粤曲唱腔特色明显,行腔如流水行云,轻巧婉转,板腔如珠落玉盘,字清情切,不但时尚唯美,而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部粤剧电影,窥见各种的坚守传承和变通创新,也展现了艺术跨界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