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印记

六十年代知青下乡


  1968年12月,毛主席提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全国各地掀起了城市知青到农村去、到农场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热潮。在这个热潮中,广州、汕头、湛江、化州、高州等一批知识青年,先后来到了位于化州县(当年化州称县)北部山区官桥公社的红峰农场。他们在这里参加劳动锻炼,虚心向农场工人学习。从城市到边远山区,无论是居住条件,还是饮食条件等生活环境,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但在艰苦的环境中,知青们迎难而上,与农场工人一起,垦荒造田,种橡胶树、育橡胶苗、学习橡胶栽培技术、割胶、制胶等技术,在农场的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作出了瞩目的贡献。由于地处偏僻,山路崎岖,许多生产物资不能用车辆运送,只能靠一根扁担两个肩膀挑,因此,扁担也就成了农场工人、知青们必备的劳动工具之一。知青们刚到农场不久,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授扁担仪式。这一幕,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对于当年的知青们来说,依然记忆犹新。
  图为当年红峰农场13队举行的一次授扁担仪式。
  文/陈冲
图/红峰农场